揭仲專欄:共軍擾台灰色地帶行為不會減少

拜登上台後,中國會不會減少軍機繞台,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國防部提供)

二○二○年共軍在台灣周邊的活動大幅增加,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共軍軍機常態化進入我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以及派軍機穿越海峽中線。

在軍機常態化進入我防空識別區西南角部分,全年將近三八○架次;而從國防部九月十七日開始公布即時軍事動態,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共一七六天內,共軍軍機進入高達七十天、七十一趟、合計近一三○架次。

仗在哪裡打,兵就去哪裡練

其中,十月十五日是在夜間進入,十月二十八日則是一天之內進入兩趟。從十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六日,更連續十三天都派遣軍機進入;九月十八日、十九日與十一月二日還分別出動多機型、多架次的「體系化」作戰機群。

在國防部公布即時軍事動態前,共軍也在九月九日與十日自東部戰區與南部戰區出動二十多架次軍機及若干艘次軍艦,進入我防空識別區西南角海空域操演。

原本做為兩岸軍事活動分界「默契線」的海峽中線,也在二○年四度遭中共軍機跨越。先是二月十日,共軍出動轟-6從巴士海峽穿越第一島鏈執行遠海長航訓練,執行戒護任務的共軍戰鬥機一度在澎湖西南方越過海峽中線。

八月十日,美國衛生部長阿薩爾(Alex Azar II)晉見蔡總統前,共軍又刻意派戰機穿越海峽中線。

在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九月十七日抵台訪問後,共軍隨即在九月十八日派出殲-16、殲-11、殲-10等三型戰鬥機多架次,刻意從台灣海峽較窄部分穿越中線,距台灣最近時不到七十公里;海面上也有數量與型號不明的中共軍艦穿越海峽中線。九月十九日又派出各型軍機進入台灣周邊空域,其中多架再度從海峽較窄的部分穿越中線。

共軍二○年在台灣周邊頻繁地進行軍事活動,部分原因是近年共軍海空軍的訓練越來越強調實戰化。而實戰化訓練的一個特徵,就是著重對戰場的經營與現地操演,也就是「仗在哪裡打,兵就去哪裡練」。

入侵防空識別區「常態化」

中共日後對台用兵時,作戰空間將逐步向台灣本島以東的西太平洋水域擴展。而共軍若要部署至西太平洋水域,就必須確保對宮古海峽與巴士海峽的掌控,導致共軍在這兩個海峽周遭演訓的次數與頻率增加。

這不僅使共軍機艦在我防空識別區西南角的活動「常態化」與「頻繁化」,也使中共各型偵蒐船艦在巴士海峽周邊、台灣南方和東南方水域的活動益形頻繁,更因此成為中共對我實施「灰色地帶策略」的主要手段。

2020年8月11日,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 II)訪台,出席專題演講。(美聯社)
去年8月10日,美國衛生部長阿薩爾(Alex Azar II)晉見總統蔡英文前,共軍曾刻意派戰機穿越海峽中線。(美聯社)

所謂「灰色地帶策略」,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定義,是「在相對穩定的威懾和保證外,試圖不訴諸直接和較大規模地使用武力,達到安全目的之一個或一系列行動」。

採用灰色地帶策略的目的,是「希望能在不引起武力反應的前提下,改變現狀」。至於「灰色地帶行為」就是為遂行灰色地帶策略所採取的行動。

雖然共軍在以武力支援對我方的灰色地帶行為時,除少部分如軍機跨越海峽中線可能是臨時安排,多數還是將原本排定的年度計畫性、例行性戰訓任務修改部分內容,以配合政治需要;甚至僅僅是經過設計的訊息釋放,創造與演訓本身不成比例的關注與媒體聲量,以達到施壓或傳遞訊息的效果。

但共軍在二○年對我方實施的灰色地帶行為,還是有下列幾點格外值得關注:

一、中共在動用武力支援對我方的灰色地帶策略時,部分行為的激烈程度已趨近學者馬札爾(Michael Mazarr)所提「灰色地帶行為光譜」中,激烈程度較高的類別,本身就存在足以使狀況升高成危機、甚至軍事衝突的風險。

二、中共可能已經將一定數量以下的軍機進入我防空識別區西南角,或在前述區域實施一定層級以下操演的權限下放給戰區。這不僅代表共軍軍機會更頻繁、常態化地進入我防空識別區,也代表中共高層已不太注重類似舉動對兩岸氣氛的影響。

三、共軍機艦跨越中線的權限,研判還是需由中共中央下令,且中共顯然想將跨越中線做為後續軍事行動升級之用,還未打算將其常態化。

灰色地帶行為不會減少

即使中共與美國的關係在拜登(Joe Biden)就任總統後出現緩和,研判中共仍將在兩岸與南海持續採取灰色地帶策略,以便在不引發軍事衝突的情況下,逐漸改善所處的態勢。

尤其是在兩岸問題上,共軍對我方發動灰色地帶行為的頻率,在兩岸政治情勢依舊緊繃、官方互信持續探底的情況下,不太可能明顯減少。只是未來華府若減少對「一中政策」模糊地帶的試探、甚至衝撞,類似共軍機艦跨越海峽中線等強度較高的行為,有可能略微減少。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

揭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