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重振天朝必衰弱?挪威歷史學家看到的中國危機

北京利用民眾反美心態鞏固政權,卻也怕民族情緒失控。(美聯社)

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九七○年代末期,由鄧小平開始推動改革開放後,經濟猛暴成長。然而大部分西方世界不懂的是,這個從十九世紀的鴉片戰爭開始,就屢屢在世界舞台吃癟、國人一度被嘲笑為「東亞病夫」的國度,迫切地要找回過去「天朝」光榮的焦急。

《躁動的帝國》一書由挪威歷史學家文安立(Odd Arne Westad)撰寫,從大清初年康熙一朝和俄羅斯簽定《尼布楚條約》,開始敘述「天朝」如何演化成中國,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無二日、民無二王」,不承認天下有能和天朝皇帝相提並論權威的世界觀,轉而認識並承認國際關係,到清末認識自己的落後展開西化運動,一路寫到改革開放後中國認知的世界。

那些年我們認識的扭曲中國

對於筆者這種「被當成中國人教育」的一代而言,清代歷史雖然占了歷史課不少的時數,但由於要強化國民黨革命的正當性,對於大清難免採用較為負面的角度去描寫。而一一年革命之後建立的中華民國,實際上是由袁世凱政府執政,歷史課本強調的是袁世凱政府的天怒人怨、孫文如何帶領新的革命運動。但又因為中國共產黨後來成功地革掉國民黨的命,也沒清楚描述國民黨與蘇聯的關係。

蔣介石掌政後,大家可能只看到課本怎麼強調蔣介石的英明神武,很少描述此時國民政府的對外關係有何轉折──只強調美國人怎麼背棄蔣介石害國民政府退守台灣。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相關的歷史更是少有提及,甚至連「新中國」和印度、越南發生戰爭,台灣學生如果不自己找史料都不會知道。

或許就是因為對毛澤東過去搞「超英趕美」大內宣,用「美帝」的外敵形象來「團結」中國民眾鞏固自己權力,以及鄧小平認定「改革開放」必須借助美國之力的歷史太過模糊,才會有不少台灣人這麼快能接受現在正在中美大戰的說法,鮮少有人想過,這不過是習近平政府從鄧小平路線改回到毛澤東路線的其中一種結果而已。對於這段台灣人似乎時時深浸其中、卻又模模糊糊的歷史,文安立著重在從大清之後,中國對外關係的描述,並因為對外關係的改變,又影響回內政的過程。

《躁動的帝國》一書作者是挪威歷史學家文安立,探討中國的前景與其重返盛世之路。(八旗文化)
《躁動的帝國》的作者挪威歷史學家文安立,在書中探討中國的前景與其重返盛世之路。(八旗文化)

總是讓危機走向最壞的結果

他寫道:「從一七九九年乾隆之死到一九九七年鄧小平之死,相隔一九八年,中國經歷了後半期的清朝、中華民國的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毛澤東與鄧小平代表的共產黨政權,卻始終沒有建立一個現代與理性的國際關係,經常貶抑別的國家,甚至對別國的犯錯幸災樂禍,缺少真正的大國風範。」

文安立無意順從北京和台北兩個中國政府「都是大家不團結的錯」、「都是西方帝國主義者的錯」,他清楚地描述中國從清末開始的每一場危機其實都有可能是轉敗為勝的機會,但都因政治中樞的錯誤決斷,讓結局走到最壞的結果。

「一六八九年,康熙不顧許多廷臣的建議,和俄羅斯簽署尼布楚條約──這是中國所簽,第一個類似歐洲國與國之間的條約。……大清皇帝當中最偉大的康熙是個務實的人:在他採取行動粉碎西域的蒙古人、準噶爾人時,俄羅斯保持中立是極為重要的關鍵。」

文安立以康熙不顧臣下反對,放下天朝皇帝身段與俄羅斯簽訂對等的尼布楚條約(而非過往的「朝貢關係」),並從其中取得實際利益為例,說明當中國不亢不卑地對待外國之時,才是真正最具「大國風範」,才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至於書中反例眾多,其中最突出的是毛澤東,書中屢屢提到毛澤東總是根據自己的權位利益,去操作中國當時的外交,甚至煽動國民的仇外情緒在所不惜,結果就是一場場的悲劇。雖然文安立對於目前的中國習近平政權還是頗有信心,認為「儘管它(習政權)希望人民反美態度可用來鞏固國內對現有中國領導人的支持,但是民眾在這個議題情緒一上升,北京就很頭痛。」

中國會重蹈蘇聯抗美崩潰覆轍?

「中共不希望與美國持續對抗,因為它相信這會妨礙中國的經濟擴張。我們已經看到,目前的中國政府相當滿意中國的經濟在美國領導的全球經濟體系內運作。美國的舉措畢竟還推動中國的成長。中國最不需要的一件事,就是與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有長期的戰略對抗,中國不能重蹈蘇聯在一九七○年代和八○年代和美國對抗、最後招致崩潰的覆轍。」只是未來會如何,也沒人能真的預測到。

躁動的帝國
作者:文安立(Odd Arne Westad)
譯者:林添貴
出版:八旗文化,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