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大學優良教師怎麼評選才公平?

2020-09-20 06:10

? 人氣

政治大學擬修改「教學優良教師獎勵辦法」,將學生填寫的「教學意見調查」從「門檻」改為非必要的參考資料,引發政大學生會抗議,但作者認為學生意見宜降低比例,或是改列為參考指標之一較妥當。 (資料照,取自flickr)

政治大學擬修改「教學優良教師獎勵辦法」,將學生填寫的「教學意見調查」從「門檻」改為非必要的參考資料,引發政大學生會抗議,但作者認為學生意見宜降低比例,或是改列為參考指標之一較妥當。 (資料照,取自flickr)

政治大學擬修改「教學優良教師獎勵辦法」,將學生填寫的「教學意見調查」從「門檻」改為非必要的參考資料,並納入「碩博論文指導」、「教學媒體應用」、「同儕評價」等指標,引發政大學生會抗議,認為應保留學生意見為門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政大現行「教學優良教師獎勵辦法」規定,教學優良教師在遴選階段,學生期末填寫的「教學意見調查」與「教學優良教師問卷調查」是提名門檻。前者需達前一學年度各院、系排行前30%,後者需達各院、系排行前50%,再由各系所向院(中心)遴選委員會推薦候選人。

20200402-國立政治大學。(取自政治大學臉書)
政治大學擬修改「教學優良教師獎勵辦法」,將學生填寫的「教學意見調查」從「門檻」改為非必要的參考資料,引發政大學生會抗議。(取自政治大學臉書)

關於此項變革,無論在教授或學生端,反應都兩極:政大教授中,有人表示教學意見調查確實容易淪為「教師迎合學生」的「人氣教師調查」,認為學生意見調查只能當參考;但也有教授反駁,系上歷年的得獎老師,每位都是教學嚴格、會當掉學生的。

學生這方面:政大學生會表示,移除學生意見,改為與其他指標並列參考事項,無法呈現學生心中的優良教師,強烈要求應保留門檻,以學生意見為篩選標準。而有政大校友坦言,以他個人為例,學生對老師的教學意見,都是隨便填一填,甚至懶得填,而且私下跟學生很「麻吉」的老師,通常分數都很高分。他認為這樣的調查,確實有失公允,不適合納為門檻。

到底學生的意見,能不能做為評判一個老師是否優良的客觀標準?筆者身為教育工作者,有兩點想法:

第一、腦科學研究顯示,在我們認知裡的青春期和成人之間,還缺少一個階段-在十八歲到二十五歲間,大多數人還不算是完全的成年人,因為大腦的前額葉皮質(額葉的處理中樞)要二十五歲左右甚至更晚,才會發展完成,而前額葉皮質負責處理如計畫、組織、解決問題、回顧記憶、抑制反應及分配注意力等複雜的工作。

20200615-國中教室的走廊。(資料照,李怡芳提供)
在十八歲到二十五歲間,大多數人還不算是完全的成年人,因為大腦的前額葉皮質(額葉的處理中樞)要二十五歲左右甚至更晚,才會發展完成。(資料照,李怡芳提供)

相信政大學生很認真想把自己的意見納入評鑑,但大學生真的心智完全成熟了嗎?根據腦科學研究,可能還未完全。把和個人職涯相關的重要評鑑完全交由一群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人,是否對老師也是某種不公平?

第二、何謂「優良教師」,可有客觀標準?筆者回想自己讀大學時,真是幼稚到極點,專挑教授不點名、作業少的的「營養學分」上,現在技不如人,也只能怪自己。但當時的我,認為這種鬆散課程的老師,就是「優良教師」。我想有這種不成熟想法的大學生,可能不在少數,這樣看來學生意見是公允的嗎?值得好好想想。

筆者身為教育工作者,樂見學生權利得以伸展,有空間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但認為在優良教師的評選上,學生意見宜降低比例,或是改列為參考指標之一較妥當。

*作者為台北市公立國中正式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