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5千振興券+減稅,工商界又來打秋風!

2020-08-21 07:30

? 人氣

發完三倍券不夠,工商界提發5000元振興券及減稅等「意見」頗有打秋風之嫌。(資料照片,盧逸峰攝)

發完三倍券不夠,工商界提發5000元振興券及減稅等「意見」頗有打秋風之嫌。(資料照片,盧逸峰攝)

「三三會」邀請總統蔡英文與會,工商業界反應說第4季恐怕是產業寒冬,要政府準備「紓困4.0」、發5000元振興券、甚至提出營所稅減稅的建議。業界憂心可理解,但景氣的走向是可再觀察,至於紓困4.0、再發振興券或甚至減稅,坦白說,明顯是打秋風、甚至是趁火打劫,更別提政府財政恐已是力有未逮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依照工商界的說法,在急單消化完畢後,第4季恐怕是「產業寒冬」,他們認為政府紓困仍有加碼空間,因此建議政府應該準備「紓困4.0」措施,考慮再發5000元的振興券;閉門會議中,業界說基本工資調漲,政府應有配套措施,例如將營所稅調降為原來的17%。

坦白說,這個減稅建議百分之百就是趁火打劫無疑。如果工商界提出的減稅要求是貨物稅、營業稅、證交稅等屬於交易稅的稅項,因為降這類稅目可能讓價格下降、增加銷售,道理上還說得過去。要求降營所稅、未分配盈餘免徵5%等,就一點道理都沒有,因為這些稅是企業有盈餘、有賺錢時才要繳,減這些稅有何道理?

結果就是賺錢的企業減稅,虧損的企業反而沒什麼減稅利益,你說怪還是不怪?工商界此時提出此減稅要求,不是趁火打劫,什麼才是趁火打劫?

至於如果說是因基本工資調漲「要有配套措施」,則更是荒謬之極。日前決定明年基本工資調漲幅度0.84%,這個漲幅對企業人事成本的影響極低;企業員工不論薪資高低,只要薪資高於基本工資(24000元)以上者,完全不受影響,企業不會因此增加人事成本。再考慮人事成本也只占整體企業成本一定比例,影響又更小了,小到接近零。結果業界一口氣要政府讓其降3個百分點的營所稅,如此怪謬說得出口倒是讓人稱奇了。

回頭看過去多年的案例,降稅救經濟、增投資的政策,到最後幾乎都是稅照降、經濟如常,完全未因為降稅帶來的投資大增而受惠。扁朝降了土增稅、馬政府降了遺贈稅、營所稅,蔡政府降了股利所得稅、給予海外匯回資金租稅大赦,結果呢?原來說的投資大增、帶動經濟的好處都看不到,倒是什麼房價大漲、拉大貧富差距等後遺症還不少,政府就別再信這套「巫醫」藥方。

至於發5000元振興券,則更可一笑置之;振興券的目的在增加額外消費與需求,但三倍券顯然替代性消費居多,加上發放時間過晚,民間消費其實已恢復正常─看看餐廳、賣場、民宿的生意好壞就知了。現在再發5000元振興券,除了讓政府再花不該花的千億元、還有讓民眾再多一個「白吃午餐」(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外,對提振經濟的意義不大。

第4季是否會出現「產業寒冬」,如果單以官方與各經濟智庫的預測值來看,這個寒冬應該不存在,因為台灣第2季應該就是谷底了。主計總處日前公布第2季經濟衰退0.58%,但第3、4季就反彈成長率可達2%以上,逐季提高到明年第2季5.97%的高點。而第2季的衰退,重要因素來自民間消費衰退近5趴(4.98%),是歷年最深的衰退幅度。這個數字是不令人意外,因為第2季是疫情最盛、不少民眾幾乎是「自主隔離」,從觀光、百貨、零售、餐飲,幾乎全面重挫。但6月之後的「報復性」旅遊與消費,可預期民間消費已大有起色。

當然,未來確實是充滿著變數,最大的2個變數,一個是疫情是否捲土重來,因為專家多預測今年秋冬還會有一波疫情,屆時疫情擴散程度、對經濟會有多大的衝擊,沒有任何人能預測。

第二個變數則是歐美的情況。歐美疫情的嚴重,已經在第2季的數字反應出來,幾乎每個國家都創造史上最深度的衰退:美國衰退32.9%、英國衰退20.4%、西班牙衰退22.1%、義大利衰退17.3%、法國衰退19%,整體歐元區衰退15%。但他們的問題是疫情尚未走到盡頭,經濟尚無法回到正軌,以美國所言,不少地區解禁後又因疫情再起而封鎖,歐洲亦復如此。

美歐是全球最大的2個經濟體,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最後消費端市場,如果美歐遲遲無法回到正軌,其負面效應終究會傳達到前端的生產國、供應鏈,台灣躲不開這個影響。

不過,在此之前,業界與政府還是可再多觀察,在此之前就要紓困4.0、加發5000元振興券、甚至減稅,實無必要,要求減營所稅等則更是荒謬、百分之百的趁火打劫。政府財政因經濟下滑、稅收減少的同時又增加支出,今年已明顯惡化,明年情況依然,萬一經濟再下滑,政府也該記取之前紓困時無謂的浪費,別再亂撒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