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從B-52降臨台灣談起─兩蔣時代的中華民國「反美」嗎?

2020-08-02 07:20

? 人氣

越戰時落地清泉崗空軍基地的B-52轟炸機。(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越戰時落地清泉崗空軍基地的B-52轟炸機。(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最近一本名為《蔣經國日記揭密》的新書在台北上市,內容引用了蔣經國對劉自然案、退出聯合國、陳菊被捕、朴正熙遇刺、中美斷交以及台灣發展核武等歷史事件的看法,來彰顯經國先生「反抗美帝」的形象。從1942年史迪威使華開始,到1988年張憲義叛逃為止,蔣氏父子與美國確實是摩擦不斷,可是光以這些歷史事蹟來證明蔣中正或者蔣經國「反美」,筆者認為還是有商榷空間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要評論一個國家是「親美」還是「反美」,最簡單明瞭的方法就是看這個國家裡面有沒有美軍基地,還有這個國家的政府與人民對美軍基地的存在是否支持。比如川普將美軍從德國撤出,得到了德國42%民眾的支持,這就表示有將近一半人口的德國人並不歡迎美軍。波蘭則出於對俄羅斯擴張野心的提防,敞開雙手歡迎美軍進駐,從而被視為最親美的歐洲國家。

放到今天的南韓與日本等東亞國家,人民對美國的態度同樣可以從對美軍基地的態度中展現出來。從普天間基地的搬遷問題來看,沖繩人民的反美姿態更是明顯,而且還隨著這個月來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不斷增加。可是蔣經國在日記中嚴厲譴責了美國從南韓還有台灣撤出美軍基地的政策,這就足以證明他的「反美」與德國還有沖繩人民的「反美」在性質上存有巨大差異。

看在那42%的德國人與絕大多數的沖繩人眼中,美軍的形象不是「佔領者」就是「瘟神」,當然是期待美軍越早撤離越好,才能挽回自己的民族尊嚴或者身心健康。然而蔣經國卻是因為美軍撤出了台灣而痛批美國,顯見他看待美軍基地的立場其實一如現在的波蘭政府,差別只是在於美國沒有如他所願的繼續派兵協防復興基地,這樣的態度怎麼能稱之為「反美」?

蔣家父子到底「親美」還是「反美」?這個問題要找到答案,可能還是要從美國方面的角度來分析比較精確。感謝美國的《資訊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筆者能夠直接從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解密文件中,找到一些與《蔣經國日記揭密》不太一樣的解讀,希望在這裡與各位讀者分享。

根據1965年6月25日出版的《某些亞洲自由世界國家對美國軍事行動的可能反應》,中華民國政府沒有不歡迎B-52進駐的問題,只有「過於歡迎」的問題。(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根據1965年6月25日出版的《某些亞洲自由世界國家對美國軍事行動的可能反應》,中華民國政府沒有不歡迎B-52進駐的問題,只有「過於歡迎」的問題。(資料照,許劍虹提供)

「滾雷行動」與台灣

兩份出版於1965年,解密於2006年,然後又於2016年上了中央情報局官方網站的文件,以分析將B-52轟炸機部署於菲律賓、台灣、日本還有泰國何者為佳的方式,向我們清楚傳達了冷戰時代的美國人心目中,哪一個國家是最親美的,哪一個國家又是最反美的。由波音生產的B-52同溫層堡壘式轟炸機,被派遣到遠東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支援美軍在越南的反共戰爭。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