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七)

2020-08-02 07:00

? 人氣

十九世紀末德國鐵路發展迅速,徹底改變了作戰計畫制訂過程。圖為德國鐵路機車(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十九世紀末德國鐵路發展迅速,徹底改變了作戰計畫制訂過程。圖為德國鐵路機車(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希里芬與陸軍組織架構

1898年時,帝國陸軍經過10年的擴張,從18個野戰軍增加到20個,師級單位由37個增加到43個;戰爭動員後的兵力可達到2,746,300人,包括現役、後備、後備替代、國民兵I與II級、地方民兵I與II級所有部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希里芬於1891年接任參謀總長時,參謀本部全體成員超過600人,分成在柏林的本部與野戰部隊軍、師級參謀部兩大機構。柏林本部的組織架構為:

參謀總長之下為中央處,與4名副參謀總長。中央處由正副總長、副官、與秘書組成,職權為行政管理、公文流程、各項任務執行之監督。

3名副參謀總長主管「主要部門」,下轄5個處,19個科室。第一、三處主管情報,調查德國東、西、南方向鄰國軍情。第二處包含動員與鐵道單位。第四處負責參謀現調與戰爭學院。第五處為軍事史研究。

1名副參謀總長主持「科學事務第二部門」,下轄5個處,專責地圖測繪等業務。

參謀本部體系的高度同質性表現在兩個層面。首先,柏林本部與部隊參謀部之間,雖然彼此加以區隔,但透過輪調的制度緊密結合在一起。野戰軍與師的參謀長,都經過戰爭學院與本部的訓練,透過參謀現調、兵推、與演習不斷提升其專業素養。儘管陸軍規模不斷擴大,指揮與管制仍掌握在彼此熟識的參謀軍官手中。其次,參謀軍官都是從每屆戰爭學院畢業生中選拔出來,並在兵推對抗中接受過測試;兵推分析的流程架構不斷地重複灌輸到這些軍官腦中,成為一種共同的制式思考方式。第三,不論在本部或部隊參謀部,任務的執行都由現代官僚體制運作方式規範,高度正式化、科層式、與集中化。

建立於1867年的軍管區,在戰爭動員計畫中扮演整合性機制的角色;到1899年,已有超過300個動員兵站內建於帝國陸軍的軍級架構下。以柏林軍管區為例,轄區內共有4000名退伍軍官、4000名非現役軍官、900名醫官、以及25萬名士官兵。主要的管理工作由數名現役中尉、上尉擔任,包括區內兵力清單的造冊、動員時所屬單位的安排、以及年度召集的規劃。每一名被動員男子,將根據年齡分配到現役、後備、國民兵、或地方民兵單位,這些單位隨即編組為戰時動員的各梯隊。1896年實施兩年兵役制後,軍隊數量更加龐大,尤其是大批後備役兵力,因此將動員過程加以簡化。動員令在平時就已準備完成,每年加以更新,上面有每一位後備人員必須報到的時間地點與單位名稱。

1914年德國軍區位置圖(資料取自Wikimedia Commons)
1914年德國軍區位置圖(資料取自Wikimedia Commons)

1899年時,動員後的兵力組建成6個軍團,由現役與後備役單位混編而成。例如,第3軍團包含4個野戰軍:3個現役軍(薩克森第12、14軍與普魯士第11軍),1個後備軍(薩克森第12後備軍)。這些單位之間在人員與結構方面都有密切的連結。1914年一戰爆發時,被召回擔任第3交通區域總監的退休將軍,隸屬第3軍團司令部。在他前往位於德勒斯登(Dresden)的指揮部上任之前,先到位於柏林的第3軍團司令部報到。這位64歲的將軍發現他認識司令部所有主要領導人:司令豪森(Max von Hausen)曾是參謀本部時的同事,軍團參謀長則是他於1901年擔任第39師師長時的參謀長。由於輪調制度執行的徹底,領導這個龐大陸軍的少數菁英之間,彼此都有充分的相互認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