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三)

2020-07-05 07:10

? 人氣

德意志帝國陸軍校閱(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德意志帝國陸軍校閱(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新帝國的新陸軍

1871年,德意志帝國誕生,史稱第二帝國,介於神聖羅馬帝國與納粹的第三帝國之間。1872-1875年這段時間,老毛奇利用如日中天的威望,完成三場統一戰爭期間已經開始的參謀本部重組。老毛奇的作戰藝術,已在實戰中展現,身為歐洲最強大軍事力量的設計師,他現在需要為後世留下更高層級的戰略遺產。1879年的德奧聯盟(Dual Alliance)改變了東線的戰略局勢,這是一個多世紀來,首次可能將奧地利排除在主要對手陣營之外,成為位階較低的合作伙伴。然而,東西線兩面作戰的危險,仍如達莫克利斯之劍(Sword of Damocles)高懸其上,十九世紀晚期絕非如表面上看來如此平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時期歐洲軍隊中重要的議題是兵力結構,一個新的軍—民關係正在形成。普魯士傳統的地方民兵有兩種:國民兵(Landwehr),意指守衛土地的軍隊,起源於東普魯士,由富裕的市民志願擔任軍官,自由農民擔任士兵;地方民兵(Landsturm),意指土地保護者,由封建地主擔任軍官,他們的農民擔任士兵,防禦入侵莊園的敵人。1815年後,兩種形式的民兵都正規化,成為現役軍隊的候備兵力。

隨著人口的成長,這些後備兵力也大幅擴大,改變了兵力的結構。1870年時,現役、後備兵力之比變成2:3。戰爭一旦爆發,動員後的軍隊中,後備軍人的數量將超過現役軍人,引起軍方高層關於軍隊素質的憂慮。一般的看法認為,現役兵力行軍速度較快,戰鬥力較高。軍隊中現役兵員比例高,動員與集結的速度較快;在危險與困難的戰場環境中,後備兵力的可靠程度也受到質疑。每年夏天,針對數十萬後備士兵進行的演習,目的就在增強其戰力。此外,戰爭動員時,後備兵力應該以何種方式整合進現役部隊中,從1870年代以來已成為最具爭議性的問題。

德國陸軍1875年的兵力結構,來自3年現役兵、4年後備兵、5年民兵(國民兵)的兵役制度。也就是說,一個健全的成年德國男子,一生中有12年的時間處於服役狀態,被計入戰時動員的兵力總數中。在1870年代,軍管區每年召集一次後備兵力,以此實際狀況修正動員計畫,但並未確實討論作戰中後備兵力運用的問題。新兵於每年的11月1日入伍,經過6個月的訓練後,於來年4月1日編入現役部隊,而退伍日期也是11月1日。這就是為何每年的戰爭計畫都於4月1日生效,而新計畫的制訂則於11月開始的原因。

由於這個兵役制度的設計,形成一個國防人力的配置週期。在週期內不同的時點上,人員的訓練準備與整體數量並不相同。只有在每年的4月1日到10月30日間,帝國陸軍處於承平時期軍力最強的狀態。至於半年的秋冬季期間,新兵尚未完成其入伍訓練,而召集後備役需要時間,軍力處於較弱時期。收割後的冬季田野沒有足供大批戰馬食用的草料,因此補給問題也會因季節而不同。此外還有例行的演習時間表:6月初從較小的單位開始,接著是師級對抗,最後到軍級單位與帝國實兵大演習,約在9月初結束一年的規劃。當時歐洲所有的戰爭計畫制訂者都知道,戰爭最有可能在4月1日至11月1日這段期間內爆發,因為部隊兵力最強大,動員造成的摩擦最小。若是考慮到任何軍隊都不可能攜足數十萬戰馬所需的糧秣,只能就地徵用田野新收成的草料,適合開戰的時間又進一步縮減。德國陸軍1874年的平時編制為40萬人,到了1880年上升到將近43萬人。若是加計國民兵與地方民兵,數量更為龐大。根據1875年的統計,全國總兵力為1,445,318人,戰馬329,164匹,火砲2,532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