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七)

2020-08-02 07:00

? 人氣

柏林火車站,攝於1900年(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柏林火車站,攝於1900年(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戰爭與技術間關係的演變,讓希里芬感到強大的急迫感,德國必須在技術上取得決定性的優勢。首要的改變,是德國時區統一的問題,因為這對鐵路調度有深遠影響。早在1889年,軍方就向帝國議會要求採用全國統一的標準時間,但被各種利益糾葛的議會否決。1891年,風燭殘年的老毛奇對議會發表最後一次演說,再度以國家安全為由籲請統一標準時間,才終於得到議會同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二個改變是參謀本部鐵路部門的重組。雖然在1891年時本部鐵道部門是戰時鐵路使用的最高主管機關,但其主官只有少校官階,比團長還低,希望得到晉升的軍官只有辭去這個職位。而各地的鐵路幹道指揮部,則是由科學事務第二部門臨時派出的中尉擔任主管。1894年,希里芬開始進行組織改造。首先將鐵路部門升格,增加更多人員,主官由中校擔任,管理所有幹道指揮部。每個幹道指揮部涵蓋一個民間鐵路管理區,由位階相當的軍、民官員各一人主管。通過複製本部與部隊參謀部關係的方式,鐵路部門的軍官事實上被垂直地整合進帝國鐵道官僚體系之中。這些參謀軍官在柏林之外各地區的鐵道管理部門工作,利用軍民聯合委員會來監督戰爭計畫中關於鐵路徵用的工作,協助演習時的部隊運輸,合作規劃鐵路系統的未來發展。

1914年德軍使用鐵路動員(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1914年德軍使用鐵路動員(資料照:取自Wikimedia Commons)

作戰層次的三個基礎要素,也完整地套用在戰時鐵路運輸計畫中:運量(兵力)、空間、與時間。鐵道系統決定運量,列車班表決定空間,信號系統則決定時間。鐵路運輸計畫的技術特質因此形塑了參謀本部的組織文化:畫一性、可靠性、與可預測性。由於鐵路是互相連結的完整系統,關於單一幹道指揮部的運輸計畫可提供瞭解整個作戰計畫的線索。因此鐵道部門的兵推記錄,從1890年代末起都列為機密等級。

戰爭計畫(正式名稱為部署計畫,屬於作戰層級,故也稱作戰計畫)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階段:動員。後備役人員、馬匹、武器、補給、彈藥運送到個別的動員兵站,也就是他們隸屬的部隊單位。再從該地前往鐵運裝載點,或稱為軍隊集結站,1914年時共有31個。這個階段中,各野戰軍司令部必須與戰爭部緊密協調。第二階段:鐵路運輸計畫。幹道指揮部與其下各支線辦公室充分協調合作;裝載完成後,人員、馬匹、物資、武器與彈藥都留在車上,直到距邊界不遠處的卸載點。在主力部隊運動之前,事先安排的加強騎兵與步兵單位先行抵達,負責防禦邊界附近的鐵路、城鎮、與要塞。瓦德西對先行部隊的進駐十分重視,動員前準備階段的設計,就包含這部分兵力調動的加速。第三階段:部隊由鐵路卸載點向邊界集結。第四階段:兵力部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