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公投在即 韃靼人捍衛家園

2014-03-14 15:07

? 人氣

克里米亞韃靼人反對加入俄羅斯聯邦(美聯社)

克里米亞韃靼人反對加入俄羅斯聯邦(美聯社)

在基輔親俄勢力被驅逐出烏克蘭首都後,擁有大批俄國移民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將在16日舉行獨立公投,決定是否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聯邦。境內第一大城塞凡堡(Sevastopol)與首都辛佛洛普(Simferopol)皆一面倒地期待正式回歸俄羅斯,但在平靜的假象下,一支在歷史上飽受俄國欺壓的民族克里米亞韃靼人(Crimean Tatars)已正式聲明,若俄國吞併克里米亞,他們將以穆斯林的「聖戰」精神起而奮戰,誓死守護得來不易的家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克里米亞韃靼人的傳統旗幟(維基百科)


多民族背景的克里米亞半島擁有約2百萬人民,其中約有30萬人為韃靼人。這是一支人數占劣勢、但極為團結的民族,其領袖已多次呼籲同胞抵制公投,但避免訴諸暴力,期待外交談判能夠解除這次危機。在壓倒性的親俄聲浪下,仍有許多人反對加入俄羅斯,但韃靼領袖們是唯一發表官方宣言予以抵制者。


征服與放逐的歷史


他們對俄國的恐懼與厭惡有著相當具體的背景與緣由。克里米亞韃靼人曾於15至18世紀在半島建立克里米亞汗國,但1783年被俄羅斯帝國征服。自那時起,韃靼人便認為俄羅斯罔顧他們的權益,最後甚至把他們從自己的故土上驅逐出去。


1944年,二戰期間,莫斯科當局指控克里米亞韃靼人曾在納粹佔領時期與德國人合作,因而放逐了約20萬名韃靼人。在被送上火車前,他們僅有半小時可收拾隨身物品。此時,許多韃靼男子仍在戰場上與蘇聯紅軍並肩對抗德軍,並不知道自己的同胞遭遇了什麼樣的命運。



克里米亞韃靼人的清真寺(維基百科)


半數克里米亞韃靼人因此死於異鄉。直到1980年代,流散在烏茲別克等中亞地區的存活者才陸續返鄉,開始重建他們當時匆促放棄的家園與清真寺等建築。然而此時,昔日家園已經出現許多俄裔的新居民,韃靼人成了故鄉的少數民族。


「沒有人睡得著覺」


如今,俄國故技重施,直指烏克蘭臨時政府與其支持者是一群「法西斯主義者」。韃靼人激烈地反抗這種歷史標籤。一名年輕的伊瑪目(imam)(伊斯蘭教領導人)說:「沒有人能睡得著覺。俄國政府說會尊重我們,但我們怎麼能相信?我們的國家到處都是他們的軍隊,如果他們又要衝著我們而來,這一次我們不會離開,我們會戰鬥。」


韃靼人在克里米亞各區的人口比例(維基百科)


除了對故鄉失而復得的深情,克里米亞韃靼人還有另一項俄國政府不會想激起的特質:虔誠的穆斯林精神。一位克里米亞韃靼人民族運動前領導人穆斯塔法表示:「我們有伊斯蘭各教派信徒,包括瓦哈比派(Wahhabis)、薩拉菲派(Salafists),還有其他曾參與敘利亞內戰的人。」若俄國正式吞併克里米亞,這些領袖很可能無法控制激進分子的行動。穆斯塔法說,「我們無法阻止那些想要死得榮譽的同胞。」


若聖戰精神在這塊地區引爆,可能會蔓延成更廣泛的民族與宗教衝突。多倫多大學的克里米亞史學者奧斯塔普丘克,便力勸俄國絕對不可忽視韃靼人的致命承諾,以免引發穆斯林世界的另一場紛爭。


民族融合 盼和平永存


近日,辛佛洛普僅有零星遊行,居民大致維持過去的和諧生活,但對未來的恐懼與不安在克里米亞韃靼人社群中持續升溫。44歲的艾娃家門前幾天被畫上了象徵基督教信仰的十字符號,她的丈夫不認為當地警察會保護他們,因此與鄰居合作,開始輪流守夜。



克里米亞韃靼人抗議俄羅斯企圖併吞(美聯社)


一位有俄羅斯與韃靼血統的28歲女子表示,她完全無法想像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她說:「跨民族的婚姻與友誼在這裡已是常態,我們不希望發生任何血腥衝突。但這塊土地是我們的祖土,我們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如果他們又想要驅逐我們,不如就在這裡消滅我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