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導讀:東斯拉夫與南斯拉夫民族與邊界之歷史軌跡

2020-07-08 05:20

? 人氣

為了打造一個「南斯拉夫民族」,身為克羅埃西亞人的狄托也採取了民族齊頭式平等的做法—犧牲部分塞爾維亞族利益以提升其他民族與少數民族地位(圖/澎湃新聞)

為了打造一個「南斯拉夫民族」,身為克羅埃西亞人的狄托也採取了民族齊頭式平等的做法—犧牲部分塞爾維亞族利益以提升其他民族與少數民族地位(圖/澎湃新聞)

東起太平洋、西至波羅的海的歐亞大陸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遠古時代便有許多民族在此遷徙、居住。古羅斯人在九世紀建立基輔公國,是東斯拉夫的大俄羅斯(俄羅斯族)、小俄羅斯(烏克蘭族)和白俄羅斯族的歷史起源。大俄羅斯族的莫斯科公國在十三世紀崛起,歷經數百年的強盛與擴張後,十九世紀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沙俄帝國。一九一七年,列寧帶領共產革命,「解放」了受壓迫的各民族,舊帝國的多民族結構自然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的制度遺緒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17年8月,在「十月革命」發生前,布爾什維克黨(Bolshevik)領袖列寧(Vladmir Lenin)欲躲避當時的自由主義臨時政府,剃掉他引以為傲的大鬍子,躲藏在距離聖彼得堡西北方35公里處的小村莊內。(AP)
1917年8月,在「十月革命」發生前,布爾什維克黨(Bolshevik)領袖列寧(Vladmir Lenin)欲躲避當時的自由主義臨時政府,剃掉他引以為傲的大鬍子,躲藏在距離聖彼得堡西北方35公里處的小村莊內。(AP)

為了解決民族問題,列寧主張「大民族要補償小民族」,各民族共同組建蘇聯。所有的加盟共和國以民族命名,其下再另建其他少數民族的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及民族自治區等不同層級的民族單位。這樣的制度設計雖然看似符合民族自治,卻導致不平等的階梯式管理,一些族群複雜的地區,例如高加索山區、中亞的費爾干納盆地(Fergana Valley),各民族界線變得更加零散破碎。此外,集體強迫遷移政策更進一步打亂了民族人口結構—蘇聯政府以發展經濟為由,將俄羅斯族以及少數民族遷移至落後地區,改變了各地區原有的社會、經濟與族群關係結構;一九三○年代在政治鬥爭的背景下,史達林以更激烈的政策,將二十多個數以百萬計的少數民族,強行遷移至落後的西伯利亞、遠東以及中亞地區;該政策持續到二次大戰。強行遷移的民族包含歐俄地區的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猶太人、波羅的海各民族;高加索地區的車臣;伏爾加地區的德意志人、卡爾梅克人;克里米亞半島的韃靼人。這些少數民族以及黑海沿岸其他少數民族等均難逃「清洗」命運,而原有民族被強制遷出後,空缺便由鄰近的民族或是移入俄羅斯族填補。

彷彿是十九世紀泛斯拉夫主義的延續,東斯拉夫大俄羅斯族建立的蘇聯也成了巴爾幹半島上南斯拉夫民族的範本。在民族複雜、文化多元的巴爾幹半島歷史中,征戰始終頻繁,從一八八二年塞爾維亞獨立建國到一九二九年南斯拉夫王國成立,塞爾維亞人主導的國家政治與鄰近民族便時有衝突;二戰期間,軸心國在此建立的傀儡政府則實施了對塞爾維亞人的民族屠殺。一九四五年,狄托在紅軍的協助下,仿效蘇聯,以民族為單位,建立了「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一九六三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聯),其中包含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蒙特內哥羅、馬其頓、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等六個民族加盟共和國。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民族之間的競爭與紛擾延續到了聯邦體制之爭,塞爾維亞人主張集權,而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則要更多的分權與自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