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1923-2020》陳儀深:Mr. Democracy當之無愧

2020-07-31 09:30

? 人氣

陳儀深說李登輝1999年提出特殊兩國論,可說是台灣主體性的美好句點。(柯承惠攝)

陳儀深說李登輝1999年提出特殊兩國論,可說是台灣主體性的美好句點。(柯承惠攝)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說,李登輝在一九八八年繼任總統後,開始展現政治上的主見,一改「板凳坐三分之一」的溫良恭儉讓。這是李的獨到謀略,他在主流、非主流之爭,展現一出手就能擊中對方要害的高段劍道技巧。

台灣史專家、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認為,李登輝將國民黨在台執政的路線本土化,奠定台灣永續經營的路線,確立台灣主體性,絕對是他對台灣很大的貢獻與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登輝自一九九○年起一連串的民主改革、修憲、國會全面改選,以達到「台灣化」,透過總統直選,奠定所謂的國家化。

小英「中華民國台灣」延續李路線

陳儀深說,李登輝主政時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而蔡英文任內提出「中華民國台灣」可說是延續李的路線。李在九九年提出特殊兩國論,是台灣主體性的美好句點,當時參與研議的國安會諮詢委員正是蔡英文。

國民黨非主流派說李登輝是台獨,但李稱自己從未主張過台獨,因為台灣已實質獨立。陳儀深認為,此一論述後來影響獨派大老主張及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捨過去台獨公投的浪漫,在論述上與李的台灣主體路線產生趨同現象。

「李登輝的台灣心,在青年李登輝心中就有此傾向。」陳儀深說。李曾在留美時告訴其他台籍青年:「我們都是台灣人,想為台灣做什麼,大家都是同心,但情勢不對就不要冒險。」

陳儀深說,李在八八年繼任總統後,開始展現政治上的主見,一改「板凳坐三分之一」的溫良恭儉讓。這是李的獨到謀略,在主流、非主流之爭,展現一出手就能擊中對方要害的高段劍道技巧;改革過程也先以國是會議凝聚民意,再透過妥協,於黨內外突圍。

李登輝雖於九○年向黨外招手邀請參加國統會,隔年訂《國統綱領》,國家定位的問題看似很急,但陳儀深說「其實李登輝不急」,他只是在安北京的心,自己有設定的戰略目標,因此蔣緯國就曾批評這是「國家不統一綱領」。

至於遭批評的「戒急用忍」,陳儀深認為,李是擔心台灣對中國經貿依存度太高,經濟一體化會讓政治很難擺脫中國,這也是他謹慎務實的一面。

兩岸交往打破蔣經國「三不政策」

陳儀深表示,由於兩蔣都死在任內,因此國史館纂修國史時,並未對兩蔣進行口述訪談。直到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任內才首開對卸任總統訪談之例,對李登輝口述訪談約二、三十次,李的自我剖析也首度曝光。後續國史館館長吳密察也曾對前總統陳水扁進行口述訪談。

國史館依李登輝的口述訪談內容,留下《一個台灣人總統的誕生》影音及四冊訪談實錄(分成早年生活、政壇新星、信仰與哲學、財經產業)。

較具政治性的內容,是李登輝提供他與蔣經國相處四年的親手筆記,收錄在《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一書。陳儀深說,此書所載顯示蔣晚年在公務上與李最為貼近,在無第二人知道蔣晚年政治上說了什麼、要做什麼,李提供解答──那就是要走向改革開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順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