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我所認識的江宜樺

2020-05-01 05:40

? 人氣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卸任後設置長風基金會,把心力放在青年與教育。(簡必丞攝)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卸任後設置長風基金會,把心力放在青年與教育。(簡必丞攝)

不同於佔據立法院無罪定讞,台灣高等法院4月28日判決2014年太陽花學運攻佔行政院有罪,逆轉一審的判決。作為當事人的前行政院長江宜樺透過臉書表示,無法認同太陽花學運及其非法侵入行政院自稱是所謂的「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運動。江宜樺「正義經常遲來,但不會不來」的貼文,引發留言網友正反兩極的評價。

對於筆者而言,江宜樺前院長是我相當景仰敬重的學者及政治家。江宜樺是西洋政治哲學與自由主義的權威,卸任公職後江院長仍心繫學術,先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及史丹佛大學訪問,並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江院長在2018年受邀回到母校及教書多年的台大演講,演講進行時卻有抗議學生闖入,高喊口號並包圍講者,使得場面相當混亂,演講最終被迫結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江院長卸任公職後曾到美國哈佛大學訪問。2015年當時還在紐約就讀哥倫比亞大學、和江院長素不認識的我,和兩位同學前去麻州劍橋訪問他,請教有關《自由民主的理路》書中內容以及對於國內時事議題的看法。江院長親切的眼神及言談,流露出知識份子的風範以及對於國家社會的使命感。

我當時帶給江院長的禮物是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Kennedy)於1956年所著的《正直與勇敢》(Profiles in Courage),此書隔年亦獲頒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書中紀錄八位改變美國歷史的參議員,在面臨選民的輿論壓力、黨內同僚的批評聲浪、敵對政黨的攻擊與鬥爭之中,仍為國家利益而堅持原則,甚至不惜犧牲個人政治前途。歷史最終為他們的道德勇氣平反,八位參議員並成為美國政治家典範,為後人所緬懷。

江宜樺院長在2013年上任時以「建立一個富而好禮的民主社會」作為施政目標自許,並期勉閣員:「不要問你的任期有多久,要問你任內做了多少有意義的事情」。首次在國會備詢的力戰群雄,一度驚艷台北政壇,任內卻因太陽花學運佔據立法院阻止《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議,並又試圖侵入行政院,政府下令警方驅離學生,而遭受到無盡的批評與挑戰。江揆也為了國民黨在同年地方選舉大敗而辭職下台。

在出任閣揆時,江院長曾說:「不要畏懼批評、擔心阻礙,只要經深思熟慮,相信是正確的,就要堅定去做。」學運落幕後,他仍然堅持:「不要因為有人罵,就讓是非標準變得模糊,不要因為有人酸言酸語,就因此失去對於法治和民主的信仰。」

江院長在2017年成立長風基金會,在民間辦論壇,理性討論台灣面對的困境,同時培養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去(2019)年更合作發行《Taiwan Weekly》英文電子報,供國內外人士閱讀,讓國際社會有更多元的管道認識台灣的時事與觀點。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許多在檯面上進行的鋒頭事件,需要時間的淘洗與沈澱,方能寫定歷史。對於許多人來說,江宜樺院長以無比的正直與勇氣,回應了時代的挑戰,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作者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律博士候選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