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老婆性侵老公,根本無知!名律師痛批博恩:自己打自己的臉

2020-03-31 12:31
台灣首支政治諷刺脫口秀〈博恩夜夜秀〉首映記者會,圖為主持人曾博恩。(陳明仁攝)
台灣首支政治諷刺脫口秀〈博恩夜夜秀〉首映記者會,圖為主持人曾博恩。(陳明仁攝)

夫妻之間有沒有強制性交這件事?女性強迫男性發生性行為,是不是性侵害?兩者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另外,強制性交以前叫做強姦,而強姦在法律上的定義,必須是以「性器官插入他人的性器官」,必須達到對方不能抗拒的程度,過去還曾經是告訴乃論,而且僅限於男人對女人。所以在1999年大幅修正,名稱也正式從強姦更名為強制性交,或者稱為性侵害。

所以,不要再動輒稱「強制性交」叫做「強姦」,這不是學法律的人喜歡吹毛求疵,而是有一段慘痛的性別平等進化史。強姦的意思,除了有歧視的意味外,也代表了性侵害只限於男性對女性、女性不告,法院就不受理、女性必須要拿命來抵抗男性侵害的一段過去。

那麼,夫妻間究竟有沒有強制性交的可能?當然有,在某些傳統家庭與社會結構的制約,以及對於「履行同居義務」的誤解下,部分男性會以「你不給我就是不愛我」、「你是我老婆,本來就有跟我做愛的義務」、「你再累,有我上班累嗎?」、「你不給我,我就去外面找女人」等等的「理由」,強行要求另一半跟他發生性關係。過去許多女性不知道反抗,也不知道這就是性侵害,因此犯罪黑數多。但是這些行為在法律上確實就是性侵害,只是容許夫妻可以撤告而已。

那麼,男性會不會被性侵害,當然會。至少法條肯定如此,而且事實上也經常發生。可是許多男性在傳統思維的影響下,可能認為「很丟臉」,或是覺得沒什麼,甚至,有所謂的「賺賠觀念」。女性強迫男性發生性關係,其實是男性賺到了。所以,就會有人在公開場合對著女性說,回去好好「性侵害」你的老公,然後轉頭對男性說,如果你晚上覺得很幸福,請記得感謝我的建議。很可惜,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性侵害就是性侵害,即使是妻子對配偶性侵害,一樣侵害性自主權,有什麼好感謝與幸福的?難道男性就不能因為某些原因,而拒絕與配偶做愛嗎?

當我看完博恩的節目,這就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要走出被性侵害的陰影,很不容易,他以他自己能接受的方式站出來,這是很令人敬佩的一件事。但是這與前面提到的兩個觀念無關,因為男性會被性侵害,並不代表夫妻關係中的先生被妻子「性侵害」,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的描述裡,讓我產生困惑的地方在於,他「似乎」在表達一個觀念,男性被男性侵害,是一件必須練體能來抵抗的事情,但是男性被女性侵害,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即便他自承曾經發生過這麼悲慘的事情,也只是加強他當時有多痛苦,現在走出來了,但是被女性侵害就還可以的論述,平白毀了他先前想要論述的觀點,而且把他對於性別平等的淺薄認識表露無遺。

最後,當他說「像是女生經痛到底有多痛?男生其實永遠不會知道。所以女生,其實你們要怎麼編都可以。你說,喔,我今天經痛,我沒有辦法上體育課,喔,好,趕快去休息、趕快去休息。喔,我今天經痛,沒辦法上班。喔,好,給你生理假這樣子。你們其實可以宣稱,經痛可以一個禮拜,我們也會相信你們耶!」我其實非常訝異。因為對於生理假已經明文規定在法律之中的台灣,這樣的說法很傷人。

關於博恩曾經被性侵害或是性霸凌,我真心的希望可以把犯人繩之以法,不論時間過了多久,至少要讓司法把這些人找出來。他陳述這段自己被性侵害的經歷,希望可以讓大家注意到,男性也會被性侵害的觀點,很令人心疼,也不會有人想要罵他被性侵害的這段過去。可是,該說的、該建議的,可能還是得說,這樣的段子,會引起注意、也可以引戰,但是不會達到他原本想要論述的結論,而且,對於性別平等的教育來說,更不會是一種進步。 (相關報導: 老婆每晚都強把「我的武士刀插進她體內」!為何博恩想討論性侵,卻引起軒然大波? 更多文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呂秋遠臉書責任編輯/林安儒

更多文章
「這是什麼菜?」疫情之下,五穀不分的大馬男人上街購物 困擾的超市推出「圖文解說」
「跑攤風險比開會高」!不受疫情影響 北市議會4月15日如期開議
中國漁船把自衛隊護衛艦「島風號」撞凹了,雙方幸未發生傷亡
北部大學傳學生確診 校方已要求接觸者自主管理
奧捷團領隊確診新冠肺炎11天病逝 醫師推測原因:可能是免疫力太強
全球最大海上醫院駛入紐約港:美軍醫療艦「慈悲號」緊急馳援,專門收治非新冠肺炎病患
指砲宣彈死傷補償、金馬「轉型正義」沒下文 陳雪生:促轉會去哪了?
槓上蘇貞昌!陳玉珍:我是中華民國國會議員,他可能是台灣國行政院長
最新廉政專刊:蔡英文存款4877萬、還清債務807萬
「怪叔叔」驟逝,引發中日台網友三方激戰 台日關係會長:日本疏於應對疫情,志村之死當頭棒喝
清明連假國旅回溫 醫師揭內心恐懼:17年前的SARS防疫崩潰就發生在4月
藍委問是否換掉徐國勇?蘇貞昌:不要被病毒「見縫插針」
染病痊癒後能免疫嗎?病毒會不會突變?9個還沒有答案的新冠病毒問題
以色列疫情》總理納坦雅胡篩檢呈陰性 祭出更嚴格防疫禁令:婚禮不准有賓客
新冠肺炎》戴口罩有沒有用?名醫「一張圖」曝真相
你查了嗎?大學個人申請一階篩選結果出爐 超篩情形明顯改善
不給撿骨、最後一面也不能見…志村健哥哥痛哭:他回到家已是骨灰
全台確診分布僅剩6縣市維持「0確診」 西部唯一淨土是這裡
全民「禁足令」對防疫到底有沒有效?英國這項疫情數據揭真相
當紐約再次成為「歸零地」:新冠肺炎危機中的美國與美國總統
華爾街日報》瘟疫下的「淘金熱」:投資者為何急搶實體黃金?
美國人何時要面對現實、開始戴口罩?專家:別再嘴硬了,學學台灣吧
陳玉珍質詢稱「台灣不是國家」 蘇貞昌痛批:沒資格當國會議員
痛批觀光局主管「非常不該」 蘇貞昌:我都自己接送女兒
人事悄異動!柳惠千回軍任空軍教準部副指揮官 李慶然接任總統府副侍衛長
太「胸」也困擾!小傷口解除「大奶奶」危機
僑外資最愛摩天豪宅 西華富邦、華固天鑄陸續成交
清明訂房率回溫 醫師憂:人流恐引爆境外移入埋下的地雷
台灣有不封城的條件?詹長權:用「小型封鎖」避免第2波新冠肺炎流行
補助來了!交通部擬發放計程車、遊覽車駕駛津貼,每人月領1萬元、連領3個月!
「有賴清德的傳言出來了!」趙少康:不能再神隱,給大家看一下比較好
自美國返台佔境外移入確診多數 陳時中:不排除針對特定地區擬定特別辦法
新冠肺炎與SARS非常不同!台大公衛曝:可能在症狀出現前就具高傳播力
「病菌與水不斷在旋轉!」醫師提醒:烘手機細菌量比衛生紙多1600倍
「一做下去醫療體系就全面潰敗!」東海大學物理系指出大規模快篩的致命缺點
風評:見證台灣民主歷程,郝柏村值得總統褒揚令
1股王品58元,換餐飲禮券2,200元!公司捍衛股價出奇招,你也想吃牛排嗎?
另類災情!荷蘭博物館因疫情休館 梵谷名畫竟在冥誕凌晨遭竊
徐勉生觀點:蔡總統能抵擋下一波斷交潮嗎?
新冠肺炎疫情給「假新聞」絕佳機會!中國、俄羅斯散布陰謀論,對美國發動資訊戰
我們都是90後》青年願景,未來的路
張讚國觀點:吳斯懷一將功成的悲劇
陳淞山觀點:「小總統」蔡英文碰上政治失控的蘇貞昌
朱淑娟專欄:亂丟的產品,終究還是廢棄物
閻紀宇專欄:在危機中樹立典範,美國新冠肺炎捍衛戰士佛奇
觀點投書:如果奎寧真是這場疫情的解藥?你願意吃嗎?
觀點投書:不能「反時中」?
李華觀點:武漢(新冠)肺炎疫災讓中國成為最後贏家?
觀點投書:林宜正你錯了!「制憲」是毀台「護憲」才能保台
觀點投書:綠電市場能否成為政府再生能源目標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