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童話故事下集》這部影劇,讓兒子與婆婆看了很不舒服。在家庭生活裡,每個人都有苦衷,為什麼只有媳婦可以有這麼多的內心戲,兒子與婆婆不舒服,只能吞下去。
其實,在這部戲裡,任何一個橋段都可以拿出來寫一篇文章,例如買房子。在戲裡,柯佳嬿想要買房子,兩個人各出一筆頭期款,登記一人一半,這時候,劉以豪的錢就突然消失了,因為婆婆拿去借舅舅的女兒留學。
好,沒關係,那岳父全出,總可以了吧?不行。要登記誰名下?登記柯佳嬿,你當我兒子是被招贅的嗎?登記劉以豪,我們不要佔這個便宜,傳出去能聽嗎?
鬼也是你、神也是你,除了好哦,還能說什麼?
好的當然有,但是這部戲劇,只是傳神的把台灣這種家庭結構,表現出來而已,比這個更糟糕的還很多。至少很多老公的顏值,就沒有劉以豪這麼高。真要說醜化哪個角色,我跟各位保證,絕對是日常,只有美化,沒有醜化(例如那個很芭樂的結局),只有更糟,沒有最糟(例如婆婆的忍耐程度、老公的顏值程度),只有更慘。沒有很慘(例如不孕的下場,肯定沒這麼好)。
然而,為了讓許多現在的媽媽,未來的婆婆,可以提早理解自己促進兒子婚姻美滿的角色,我還是可以從劇中提煉出一些撇步,供未來的準婆婆、現在的已經婆婆參考:
分居治百病,這是一定的,請千萬要記得。至於分居仍然救不了的,那肯定本來就是絕症,現在離婚這麼容易了,真的是早黑早享受。如果真要住在一起,有哪些事,千萬不要做呢?
1.兒子的房間,從他已婚開始,就不是你可以進去的地方。沒倒垃圾?很亂?都不關你的事。即使他的房間傳出惡臭,只要不是發生命案,都不該進去。
2.自己的信仰自己救,不要要求媳婦拿香,或者信耶穌。拜祖先這種事,不是他的祖先,自己想拜就拜,不要叫人家拜,特別是什麼過運、收驚、喝符水,平安是在自己心裡,她不信,給她喝也不會有用。
3.不要餵兒子吃飯!他已經30歲了,這樣看起來很蠢!不然你還要嚼碎給他吃,然後哄他睡覺嗎?同理可證,不要跟兒子睡同一張床、不要出去的時候手牽手、不要兩個人蜜月你還要跟!
4.不要要求媳婦洗碗,自己看不下去再洗一次。同理,不要要求她擦地,覺得不夠乾淨再擦一次。那不是交代做家事,那是在羞辱她。家事分配是必要的,但是別要人家做,又看不下去自己做。
還有還有,重中之重就是,找女兒回家吃飯的時候,請不要讓女兒看電視,媳婦去洗碗,這樣的相對剝奪感會非常可怕。當然,也不要讓媳婦念童話故事給女兒的孩子聽,不然格林童話會變成格林驚悚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