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巴契夫:那位丟失帝國的人

2016-12-14 09:23
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在蘇聯解體25週年之際接受BBC採訪。(BBC中文網)
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在蘇聯解體25週年之際接受BBC採訪。(BBC中文網)

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指責西方「向俄羅斯挑釁」,並說蘇聯在1991年崩潰是因為「背信棄義」。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史蒂夫・羅森伯格在莫斯科得到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在蘇聯滅亡後25年之際採訪戈巴契夫。

85歲高齡的戈巴契夫一直身體不太好,但他的幽默感卻絲毫不減,堅不可摧。

我們見面的時候,他指著自己的拐杖說:「瞧,現在我要走走就需要三條腿了!」

戈爾巴喬夫同意和我聊聊世界巨變的時刻:超級大國蘇聯分崩離析的那一天。

他告訴我說:「蘇聯發生的事對我來說如同一場大戲,也是對每個居住在蘇聯的人的一場大戲。」

「那是一場政變」

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電視台在晚間新聞聯播裏做出了戲劇性的宣告:「晚上好,現在播報新聞。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了......。」

在之前的幾天裏,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一些領導人們會晤,凖備將蘇聯解體,成立一個獨立國家的邦聯。之後,另有8個蘇聯加盟共和國也決定加入他們的行列。

他們結成一團,聯合起來違抗戈巴契夫:後者作為蘇聯領袖一直在努力把各個加盟共和國維繫在一個國家之中。

戈巴契夫告訴我說:「我們的身後還有背信棄義。我個人的身後也一樣。他們說要點根香煙,但卻在把整個大廈點著。目的就是為了爭奪權力。他們無法通過民主的方式達到這個目的,於是他們就犯下大罪。那是一場政變。」

1991年8月:葉利欽(圖中立者)領導示威者違抗蘇聯強硬派的政變葉爾欽(圖中立者)領導示威者違抗蘇聯強硬派的政變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在國家電視台上戲劇性地辭職,從此蘇聯成為歷史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在國家電視台上戲劇性地辭職,從此蘇聯成為歷史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在克里姆林宮,蘇聯國旗最後一次降旗。

戈巴契夫回憶說:「我們當時完全在走向一場內戰,我辭職是為了避免那種結局。」

「在我們這樣一個國家裏發生一場社會分裂和一場鬥爭難以想像,我們各地都有各種武器,包括核武器,一旦開戰會導致眾多人們死亡和巨大的破壞。我不能就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就讓那種情況發生。選擇下台我就成功達到了(和平的)目標。」

普京怎麼樣?

戈巴契夫當時在辭職講話中宣稱,作為他的改革重建(perestroika,又譯新思維)計劃,社會「已經獲得了自由。」 25年後,我問他,他是否認為那種自由是否在當今的俄羅斯受到了威脅。

他回答說:「這個過程尚未結束。我們需要坦率地討論這個議題。對有些人來說,自由是一種煩惱,他們感受不到它的好處。」

我問:「你的意思是指普京嗎?」

他回答道:「你得猜猜我在說誰。這個問題我要你來回答。」

普京總統(左)把俄羅斯石油公司老闆謝欽(右)當作他最親密的盟友之一=普京總統(左)把俄羅斯石油公司老闆謝欽(右)當作他最親密的盟友之一

在我們的談話中,戈巴契夫避免直接批評普京。但他做出了點滴暗示說明,他和普京總統有分歧。

我問他:「普京是否向你徵求過建議?」

戈巴契夫回答說:「他已經是無所不知。每個人都喜歡以自己的方式做事。就像法國人說的那樣:生活就是這個樣子。」

西方的「挑釁」

這位前蘇聯總統痛斥現代俄羅斯的問題。他告訴我:「官僚,偷竊這個國家的財富,並開始創建各種公司。」

他批評普京總統的親信之一、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的負責人謝欽,指責他試圖干預國政。

他也攻擊了西方,指責西方"向俄羅斯挑釁"。 (相關報導: 終結冷戰推手》前蘇聯末代總書記戈巴契夫歡度85歲生日 兩面評價在人間 更多文章

「我敢肯定,西方媒體,包括你本人,得到了特別的指示要詆譭普京,要把他幹掉。當然不是從肉體上消滅他,只是要確保把他趕到一邊去。但是,正因為如此,他的民意支持率達到了86%。不久,這就會達到120%!"」

1987年戈爾巴喬夫和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簽署了一項關鍵的核裁軍條約1987年戈巴契夫和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簽署了一項關鍵的核裁軍條約
更多文章
紙風車劇團《唐吉軻德》 臺中歌劇院內外「同步演出」
冬天就是要滑雪!王子大飯店與雄獅旅行社精選5座日本必去滑雪場
香港觀察:香港人,為何死不得安寧?
bee’s knees是什麼?從蜜蜂、蝴蝶、蒼蠅、螞蟻…衍生出的10個昆蟲片語
川普新政府》企業鉅子入閣是好還是壞?《富比世》為美國準國務卿按讚
獨家》WiMAX黑箱捲土重來?交通部要求保留特定頻段 恐圖利少數業者
獨家》全球一動行政官司宣判前夕 監察院糾正動機引發揣測
他拚命工作省錢買房買車,為何妻子還是不滿意?日本社會學家:人總愛做徒勞的努力
風評:蔡英文的八十三項「政績」,有這麼好笑嗎?
盤點2016年10大超人氣日劇,新垣結衣《月薪嬌妻》、石原聰美《校對女王》誰稱霸?
研究:精神健康與伴侶關係是幸福的關鍵
石之瑜專文: 安倍眼中的台灣支那
李又宗觀點:從沈懿現象看台灣音樂文化的困境
包可小華專欄:如何防範前朝官員洩密?
瑞典來鴻》 椰棗樹下看摩洛哥政治 ─ 伊斯蘭與民主之一瞥
閻紀宇專欄:2016年真正的年度風雲人物,也許是另一位「普」字輩人物
觀點投書:政府押寶氫能?台灣危矣
觀點投書:中國政經實力蠶食美國重返亞洲政策
觀點投書:就讓「講古」成為正式教育吧!
金瓜石採金路:《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選摘(2)
「沒料到用這樣的方式集結抗議」尤美女:不能因為有反對就不去修改
智慧城市物聯網實驗室啟動 柯文哲:要把不怕失敗的文化帶進公務體系
立院黨團與邱大展餐敘 擬邀「受害人國民黨」列席
女同志上凱道被拍 驚傳遭家人鎖房中自殺亡
雅加達首位華裔基督徒首長鍾萬學褻瀆宗教指控開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