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香港分離思潮—中國製造的運動

2016-09-07 09:40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周二的英國媒體關注香港的立法會選舉結果以及首相梅伊G20峰會之行後的中英關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金融時報》周二(9月6日)刊登社評:香港分離思潮——中國製造的運動。

社評說,香港學生們率領的「雨傘運動」大約兩年前爆發,示威人士走上街頭要求投票選舉他們的行政長官。

「佔領香港中環部分地方的行動持續了大約三個月,但是最後示威者空手離開,北京拒絕妥協。即便是當時,最激進的示威者也沒有提出從中國獨立的主張。」

「今天,主要因為中國方面的固執態度和在抗議發生後對香港採取的『懲罰』,對香港獨立的支持已經進入政治的主流。周日,2014年抗議後首次舉行的選舉中,六名公開支持自治的候選人當選立法會議員。」

「這相當於公眾直選的40個議席中的15% 。」

《金融時報》社論提到北京方面在選舉之前對宣傳獨立自決人士的打壓,「如果沒有這些干預,支持更大自治的候選人可能會在立法會議員直選席位中拿到三分之一的議席。」

該社論認為,香港越來越大的分離主義問題主要還是中國自己造成的。根據香港基本法,立法會和特首都應該通過普選產生,但是2014年北京排除了這一可能,引發了雨傘運動。

「中國隨後的強硬行動使得已經在萌生的香港自決運動生根發芽。」

該社論認為,香港分離思潮可能在中國其他城市帶來示範效應,「北京缺乏彈性造成了獨立運動興起這樣的危險結果。中國相當大的地區,特別是新疆和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在過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是分離主義運動的老家。」

社論最後還警告示範效應對其他區域的巨大影響:「如果北京在一個回歸僅20年的前殖民地都讓自己的公民覺得疏離,那麼又有什麼希望在國境以外的地方施展『軟實力』呢?」

中英關係

《泰晤士報》、《衛報》以及《每日電訊報》都報導分析了首相梅伊的中國之行。

《泰晤士報》周二的社論呼籲:首相有機會與中國建立更有利可圖和更加透明的商業關係。

社論說,考慮到兩國在基本民主價值方面的差異,談論中英之間「黃金時代」沒有意義。即便如此,真相卻是兩國之間的商業關係極其重要,不允許因為欣克利角核電站或人權等問題而失誤,儘管它們也很重要。

《衛報》報導了首相梅伊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會談,稱「梅伊沒有提到中國傾銷鋼材問題受批評」。

《每日電訊報》報導了首相梅伊說,中英關係「不僅僅涉及欣克利角核電站」。

在梅伊和習近平的會面中,習表示中國認識到英國新政府需要時間重新審核卡麥隆政府的決定,中國凖備「耐心等待」。習近平還表示,中國很有興趣在英國脫離歐盟後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

梅伊說:「我一直明確表示,將繼續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現在是中國和英國關係的黃金時期。」

本文原刊《BBC中文網》,原標題〈英媒:香港分離思潮——中國製造的運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