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台商重鎮注意!「被中國拖累」未來關稅最少20%,全看老美給不給活路

2025-06-19 15:27
美國打擊中國產品「洗產地」,恐對越南與泰國課徵分別高達24.3%與20%的懲罰性關稅。(美聯社)
目錄

美國打擊中國產品「洗產地」行為態度日益強硬,可能對東南亞多國祭出高額對等關稅。根據野村控股最新報告,越南與泰國因涉入情節較重,可能面臨高達24.3%與20%的懲罰性關稅,恐對雙邊貿易談判帶來嚴峻挑戰。

越泰洗產地情況嚴重「關稅恐突破兩成」

綜合外媒報導,野村控股經濟學家Euben Paracuelles指出,美方即便正與東南亞各國密集磋商貿易協議,但最終仍可能對整體東協(ASEAN)地區施加平均15.5%的對等關稅,作為打擊轉運與洗產地的懲罰性手段。

其中,越南與泰國因涉嫌洗產地程度較高,恐成為美國關稅調升的重點對象,預估稅率分別可達24.3%與20%。相較之下,新加坡與印尼的轉運跡象較輕微,稅率可能維持在10%左右。

洗產地證據浮上檯面

報告指出,雖然美國在4月宣布對越南與泰國分別徵收高達46%與37%的懲罰性關稅後,提供90天豁免期,但由於不斷有洗產地相關證據曝光,導致談判空間受限,雙方在7月9日豁免期屆滿前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偏低

野村警告,若各國未能在期限內提出具體改善計畫,恐將面臨更嚴格的懲罰性關稅。此舉不僅升高供應鏈轉移成本,也恐打擊原寄望成為「中美貿易替代地」的東南亞經濟體。

豁免期恐再延長

儘管期限將至,市場普遍認為美方仍有可能釋出談判善意。高盛經濟學家Jan Hatzius研判,美國政府可能選擇延長豁免期,避免貿易全面惡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就說,若相關國家展現出真誠談判的態度,或將獲得延期處理機會。 (相關報導: 美儲能巨頭爆破產!連累台灣1供應廠「2.75億呆帳沒收到」,緊急發聲明 更多文章

美國對中政策外溢效應

分析指出,美國針對洗產地行為祭出高關稅,是延續對中國貿易政策強硬立場的延伸效果。東南亞雖積極吸納外資與製造業轉移,但若淪為轉運基地或「出口跳板」,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制度與法規審查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