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竹市議日前12日說,火車站前晶品城歇業近2年至今仍未啟用,市府應助推進,市府說,晶品公司向市府申請核定多目標使用預計經營商場,目前正招商,市府續協助重啟營運。
新竹老牌百貨倒閉熄燈!
晶品城購物廣場於2016年10月開幕,地處新竹火車站前,營業面積逾4400坪,曾吸引多家連鎖品牌進駐,包含星巴克、小蒙牛火鍋、寶雅等,曾一度帶動商圈人潮。然而,受疫情衝擊與經營權更動爭議影響,店家紛紛撤離,最終於2023年3月15日全面歇業。
舊城區商圈衰退,晶品城成為蚊子館
新竹市議會民進黨黨團12日召開記者會,黨籍議員劉康彥、楊玲宜、陳建名、林盈徹、劉彥伶、劉崇顯及曾資程等人出席,新竹市晶品城為首座BOT立體停車場及複合式購物中心,結束營業後荒廢至今近2年。
劉康彥表示,而晶品城歇業近2年,市府放任商場荒廢,導致場館淪為舊城區最大蚊子館,代理市長邱臣遠曾承諾,晶品城「轉型」是市府的態度,也會要求業者「積極辦理」,怎知轉型結果又是回到原點做商場。
停業逾一年,權利金600萬元未繳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5日在市議會質詢時指出,業者目前仍積欠市府600萬元租金與固定權利金,市府卻未有效處理。他質疑,若是一般房東面對欠租三個月的情況,早已提告求償,市府卻對晶品城態度寬鬆,讓人質疑其執行力。
面對未繳款項,交通處指出,截至目前為止,業者尚未繳納2025年度應繳的600萬元權利金,根據契約內容,市府已自到期日起每日加收2萬元違約金,並正式啟動追償程序。此外,市府表示將持續透過履約管理會議監督進度,並要求業者提出具體的活化方案。
市府原擬轉型長照設施,如今改回商場
對於場館未來用途,市府交通處5日表示,業者原先規劃將空間轉型為長照與社福設施,但經過多方評估後,於今年3月改向市府申請恢復為商場用途,並正在與潛在廠商洽談合作方案。至於原先提及的社福用途,目前已不在考量之列。
新竹市政府透過文字表示,市府在民國102年與民間機構晶品公司簽訂投資契約,在2006年10月8號正式啟用營運,基於BOT精神,市府尊重晶品公司附屬事業營運方式。
市府說,今年4月晶品公司向市府申請核定多目標使用預計經營商場,目前正積極招商中,整棟大樓預計採複合式方式經營,市府將持續協助晶品公司重啟營運;而晶品公司依照契約應繳納權利金,預計在6月底前繳納完成,將續追蹤。
停車場仍運作,商場重啟進度待觀察
目前晶品城附屬的停車場仍持續營運中,提供周邊交通需求。但作為商圈核心的商場主體,仍處於停擺狀態,後續是否能順利活化、重新招商,仍需觀察市府與業者後續協商與規劃的成效。
(相關報導:
60年老牌連鎖藥局巨頭宣布破產!裁員1100名員工、全國一半門市熄燈,負債百億撐不住陷倒閉潮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陳得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