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除役後,針對國內電夠不夠用?是否「用肺發電」?立院「中火無煤」決議作不作得到?等各界爭論不休之際,有媒體刊出了一則攸關能源政策、可能有助解決爭議,卻未獲太多迴響的國際財經報導。綜合其旨如下:
鑑於AI熱潮帶動電力需求激增,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首度與核電廠合作,宣布與美國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簽訂為期20年的核電採購合約。自2027年起包下該公司位於伊利諾州核電廠全部供電。這一決定將為該廠提供長期財務保障、穩住高薪就業人口、與運作執照延續機會。目前已知包括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等科技業巨頭正陸續投入類似核能合作案。除美本土核電業者因此受惠,看好這波投入AI熱潮不會退燒,對供應相關運算晶片組的輝達(nvidia)言,也是一大利多。
據此我不禁聯想:無視於全球掀起的「核能復興」浪潮,業已實現「非核家園」的台灣,萬一島內半導體業,例如台積電旗下晶圓廠或有如「吃電怪獸」的AI數據中心,也想援例比照Meta長期購買大量、乾淨、穩定的核電,如之奈何?無怪乎黃仁勳要提醒「台灣該投資核能」!
過去坊間曾有科技業自籌電廠、核電廠BOT給台積電等提議。但受限法規、台電壟斷電業、小型核電廠(SMR)技術尚未成熟、發電非台積電專長等因素,皆不了了之。
大膽假設,在被迫向外遷廠以覓穩固供電選項外,倘能取法前述的臉書買核電,一面由政府指導媒合,按新核管法規定,允准台電所屬核電廠延續,一面透過商業交易模式,讓「求電若渴」的AI設備工廠或資料中心,得以用稍高於市場行情價格吃下全部或大部核電。如此對供電者言,可藉此增加收益、彌補虧損、平衡能源配比、分擔他領域供電負荷以助電網韌性、保留核能人才與事業。對購電者言,可保障廠內用電無虞、維持技術與量能領先、符合「零碳排」國際標準。此外不排除藉「獨家」採購商優勢,取得引進公正、專業的第三方協助強化核電設施與監督安全之權。
美國商會「2025年台灣白皮書」已提醒,穩定、可靠且乾淨的能源供應是吸引外資擴大在台布局的關鍵前提。如上在發展AI與保「護國神山」大纛下,配合創新政策,策略性調整運用核電資源,若屬可行,其間接效應或將激勵投資信心意願、提振經濟、緩解全民無預警缺電與屢漲電價之苦。可謂兼顧經發、民生、環保、核安風險各層面。亦符盧秀燕所謂「給國家多一個選項」。況現時民調顯示多數民眾支持核能,預料此彈性變通之舉,也將能有效說服一部分堅持反核,甚至視之為「神主牌」者。
童子賢曾說未來AI時代「算力即國力」、「電力即算力」。基上,臉書大筆購買核電消息,實深具啟發性。如今核三重啟延役公投既訂8/23投票,他山之石,盼國人能善加省思並踴躍投下同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