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10日於倫敦進行新一輪貿易談判,談判結束後美國總統川普於社交平台發文表示,中國將先行供應稀土,美國也將恢復允許中國學生使用美國高等院校,美國對中關稅定為55%,中國則是10%。對此,前行政院長陳沖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中表示,川普的發文僅內銷用,為川普的單方面說法,因此在川普的敘述中,中國乍看之下獲益不大,實際上美國能使用稀土只針對美國汽車業,出口許可可能僅半年。
陳冲說明,4月2日川普發動關稅戰另有目的,主要目的應是解決美元和美債的問題,若在關稅方面有所斬獲則是額外紅利。川普採取「合縱連橫」戰術,川普4月2日公布的關稅名單,俄羅斯未列於其中,川普想藉此分化國家間聯盟關係,個別和各國談判以獲取最大利益。美國先觀察歐盟反應,暫時不以分化策略進行,而4月9號歐盟宣布將對美國採取25%的關稅報復,不到兩小時,川普馬上宣布關稅政策全面延後90天。而針對美中此次談判後將關稅從最初的34%改為55%,表示,當初美國計算關稅公式有誤,當初只要提出一個公式能證明合法,後續再進行個別談判即可。
對於美中對抗漸和緩,川普9月可能出訪中國的傳言,陳沖表示,重點需觀察6個月期間的細節談判結果,因為歐美財經媒體普遍認為此次美中倫敦談判,僅為架構性協議,而在經貿和外交上,談到架構性協議即代表「沒有結論」。架構性協議好比貨架,先架架購,再慢慢擺上內容,而早收清單就是架子上先擺部分重要的東西,之後再進行協議,因此此次倫敦談判,若是公認的架構性協議,早收清單便是稀土,且只早收六個月。貿易談判相當複雜,美國需同時和多個國家談判,川普也深知困難,因此先找幾個重點國家處理。美國軍工、汽車業需要稀土,且對美國經濟影響巨大,因此稀土對川普而言相當重要,因此先處理稀土問題,其實便是先處理川普認為最即要的事。
陳沖表示,台灣在談判問題上,不要只看眼前談關稅的問題,重點在於美債和美元,可利用關稅將所有貿易夥伴請上談判桌,談關稅以外的美元和美債。台灣5000多億的這個外匯存底中,美債占80%,也就是4000億美金,對美國而言很少,但對台灣而言相當重要,萬一美債出了問題,台灣持有美債比例大,影響也巨大。陳沖認為,應重視美元和美債,且應事先推演,萬一美債出問題,台灣該如何應對。台灣傳統產業方面,有些產業毛利超過50%,有些毛利率僅3%到4%,不同行業可承受的關稅不同。從產業發展的過程來講,補助是不得已或過度的措施,因為不能永遠提供補助。他認為,政府應先談每個行業能承受的關稅衝擊程度,若發生無法承受的結果, 政府再安排產業外移,若留在國內就須轉型升值。
(相關報導:
台海兵推「美日援軍進不來」?退將曝共軍對台8字訣: 態勢已經很明顯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