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清晨以色列出動200架戰鬥機轟炸伊朗100多個地點,對中東地區的穩定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與變數;對加薩戰爭趨緩、心神甫定的以色列人民而言可能又要遭遇一次來自伊朗更致命的攻擊。
以色列經歷了600多天與加薩地區哈馬斯的血腥軍事衝突,軍隊與民眾還無法修養生息,緊接著發動對伊朗的全面性攻擊,納坦雅胡總理的決策,看似魯莽不智,但有其長期的因素與短期的考量。
就長期而言,多年來伊朗一直是以色列生存與安全最大的威脅,除了一再以口頭威脅要消滅以色列,並以致力於厚植軍力、發展核武,也以各種方式支持以色列周邊的敵人,包括在加薩的哈馬斯、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黎巴嫩的真主黨、敘利亞的阿塞德政府以及葉門的胡塞組織等。過去一年多以來,伊朗在以色列周邊的隨附組織逐一潰散或敗亡之後,以色列僅存的最大敵人就是心頭大患伊朗。納坦雅胡總理從政30多年以來就信誓旦旦要摧毁伊朗這個邪惡勢力。事實上,反伊就是他極右派的政治標籤,也正是他每次都能夠勝出大選的助力。
以色列發動軍事攻擊的近因,可以歸納為1,美國總統川普雖然事先知情,但並不反對以色列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以色列發動攻擊之後,美國政府只撇清關係,表示沒有介入,但也沒有譴責以色列的軍事行動. 川普總統ㄧ再表示希望伊朗的核武問題能夠經由談判來解決,實際上那是一種煙霧彈,使得伊朗放鬆了對以色列的警戒。2,最近伊朗大肆宣揚一座新型的濃縮鈾工廠即將啟用,可以縮短鈾濃縮的時間,更引發了以色列方面的疑慮。3,過去幾個月伊朗在濃縮鈾方面的發展突飛猛進,擁有60%純度的濃縮鈾數量已達408.6公斤,今年一月的時候還只有133.8公斤。理論上只要42公斤純度在60 %的濃縮鈾就可以製造原子彈。根據國際原子能委員會近期的報告,伊朗擁有的濃縮鈾高達9247公斤宣稱是為了和平用途,但這些純度不足的鈾都是潛在的安全隱患。伊朗對於提煉濃縮鈾的技術發展,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4,國際原子能總署最近的報告指出伊朗並沒有遵守(noncompliance)核安義務。這是該組織20年來第一次對伊朗提出的指責,顯示情況的嚴重性。5,納坦雅胡總理亦有其政治考量,一旦軍事行動成功,削弱了伊朗濃縮鈾的設備及軍事力量等,就會獲得選民的認同,延續他的政治生命,或不必進行明年10月的大選。此舉也可以鞏固他的內閣成員,他們都是極右派,ㄧ向把伊朗視為最大的敵人。
就目前的資訊來看,以色列這次出其不意的攻擊,其實早有準備,攻擊選定的目標是濃縮鈾相關的工廠及軍事設施;攻擊的主要地區是首都德黑蘭及其南邊的Fordow,Natanz, Isfahan, Bushehr 等地。最特別的是隱密地規劃了對幾名伊朗最著名的核子科學家及伊朗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及革命衛隊的參謀總長進行了斬首行動。這些秘密行動都需要有確切的情報、周密的部署精準的武器,幹練的情報人員,才能夠將伊朗的要員在住處誅殺。
以色列的戰鬥機飛行員ㄧ趟來回要飛越大約4000公里,要經過約旦、伊拉克的上空,並進行空中加油,還要提防伊朗相當先進的防空飛彈炮火。這是一次高度危險的軍事任務,成效如何、戰損情況等還沒有看到進一步的資訊。
伊朗的濃縮鈾工廠分散在很多地區,而且深入掩體或設在山區地堡,以色列的空軍缺少精確導引的鑽地炸彈GBU-28或GBU-57,爆炸當量恐無法有效攻擊深入地下的設施。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表明這不是一次性的行動,攻擊還會繼續下去,直到以色列可以消除來自伊朗的威脅;另一方面伊朗的最高領袖哈米尼(AliKhamenei)也發出狠話,譴責以色列的邪惡本質,並準備做出嚴厲懲罰。伊朗反擊的第一步是發動對以色列的無人機攻擊,但效果可能很有限;未來派遣老舊戰鬥機轟炸以色列的可能性比較小,以飛彈進行大規模轟炸比較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