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韓國舉行總統選舉。根據4日淩晨最終記票結果,進步派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得票率49.42%,確定當選總統。而其主要對手保守派的金文洙以41.15%落敗,另一保守派候選人李俊錫以8.34%列第三。
這意味著,自2022年尹錫悅執政以來由右翼、保守派掌握韓國最高權力和國家行政權的狀況結束,左翼、進步派再一次獲取大權。同時,國會也是由共同民主黨及其友黨占超過60%席位。這意味著進步派同時控制了國家行政權和立法權,回到文在寅執政時期那樣的進步派全盛時期。
本次選舉李在明獲勝,基本在韓國內外觀察家預料之中。之前擔任韓國總統的尹錫悅,因發動未遂軍事政變而被彈劾下台,名聲掃地。這也是連續兩個保守派總統爆發嚴重醜聞和遭彈劾下台,對保守派信譽打擊頗大。而在2022年總統選舉中以微弱劣勢失敗的李在明,幾年來頗為活躍,並參與了對去年未遂政變的阻止,聲望大增。聲勢一落一起,勝負不言自明。
李在明上任後,勢必大幅改變韓國內政外交政策。在內政上,李在明會改變尹錫悅效率優先、扶植大企業的政策,將更多強調分配公平,將改善勞工權利、提高基本公共福利。在女權方面,李在明雖不是激進女權主義者,但自然不會像尹錫悅強烈打壓女權,而是會適度滿足女權訴求,如恢覆被尹錫悅廢除的「女性家庭部」。
在對外領域的改變會更大。李在明必定會結束尹錫悅高度親日親美的路線,韓日關係尤其將轉向冷淡。李在明仍然會把美國最為首要夥伴,但不會像尹錫悅那樣特別積極為美國效力,而更多強調韓國優先和自主,減少對美依賴。李在明同時也將停止對朝敵對,並與中國改善關係。李在明已明確提及不會參與台灣問題,既是韓國自保表示,也是向中國示好。當然,李在明仍然會維持韓美同盟的基本政策,韓國並不會真的變成親中勝於親美的國家。
這些轉向意味著韓國又會回到尹錫悅之前即文在寅時期的立場和政策。但李在明也並非簡單的覆制文在寅,在相同中也會有許多細節的不同。這既是由於李在明上任後的韓國內外環境,與文在寅時期已有很大不同,也是因為李在明個人風格和觀念與文在寅是存在一定差別的。
(相關報導:
李在明難擺脫「親中」標籤?南韓新政府總理提名人,金民錫被發現曾留學北京清華
|
更多文章
)
不同於文在寅是典型的傳統左翼建制派政治家,李在明有鮮明的個性和民粹色彩,行事不拘一格,有「左翼川普」之稱。所以他更可能有出人意料之舉。而相較於文在寅時期,如今國際局勢顯著惡化,李在明想在美中等國博弈下各方都不得罪,恐怕是很難的。另外,朝鮮金正恩政權前兩年公開聲稱朝韓不屬同一國家,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切斷朝韓聯絡、毀損各種統一紀念物,不留後路般關閉朝韓和解大門。這樣情況下即便李在明對北示好,是否能夠重啟朝韓關係,是難以預料、不容樂觀的。
而無論李在明內政外交政策如何,韓國內部的政治鬥爭也仍將激烈的持續。韓國建國以來歷任總統除文在寅外皆不得善終,且文在寅及家人現在也面臨法律指控,即可反映韓國權力鬥爭激烈、進步派保守派之間的你死我活。李在明在當選總統之前已官司纏身、種種真真假假的負面信息圍繞者他,連家庭矛盾都被公之於眾和放大鏡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