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論:建議賴清德宣告李俊俋已辭不補。委婉轉達陳菊主動請辭不補。預告本屆監察院任期至明年7月31日結束後不再提名。實現李俊俋、陳菊、賴清德與全體民進黨,已推動十餘年實質凍結監察院的主張。
再講理由:
第一、基於科學治理,凍結監院是少數各黨共識、可團結國家的議題。民進黨長期垢病監察院,以前可推說是國民黨做不好,現在證明民進黨更做不好,完成科學上的對照實驗。證明監察院存在缺乏民意、以及功能重疊的結構性問題。由於修憲上程序的障礙,李俊俋代表民進黨主張的實質凍結,是最佳處理。李俊俋也算以反面例子,證明了凍結監院的必要,順水推舟,也能保留陳菊的面子。
第二、基於「權力分立」原則,實現國會改革,也保留民進黨永續發展的機會。實質凍結監察院,就是回歸三權分立,也就是國會改革的核心。避免行政權獨大,是保障人民與國家的兩大支柱之一。當前在立法權被壓抑下,賴政權得以實施政治大逮捕,任意在程序上侵犯人權,以毛澤東式不斷鬥爭,意圖復辟一黨獨大,將實質消滅民進黨,只剩列寧式新潮流。
第三、基於「民約」原則,支持賴清德做好做滿。「民約任期」就是保障執政者可將資源、時間、精力投入治理,不必天天搞維權鬥爭。要做好,就是要諍言,不是拍馬屁。諍言不是推翻你,而是提醒你如何達成你的目標。三權分立、凍結監察院就是民進黨的長期目標,不要為了個人擴張控制慾,變成踐踏自己宣示的理想。
國會改革就是三權分立 原是三黨共識
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無恥」是自古以來,對為官者最嚴正的公評,李俊俋對無恥做了最明確的展示。
唯「知恥近乎勇」,危機即轉機,賴清德如果願意面對醜聞,揭瘡放膿,是團結國家所剩已不多的機會,執政者擁有選擇權。
國會改革的核心,就是向三權分立傾斜,調整五權體制,這是民進黨一貫強力的主張,終於成為當前三黨難得的共識。
民進黨實權第一代、仍在檯面上的陳菊,便自稱支持三權分立,贊成凍結監察院。其嫡系陳其邁更是貶監察院為「姦痿、混彈」。
李俊俋後來居上,自2013年起便成為廢監院主將,創造「刪除監察院預算、實質凍結」的方案,成為「廢除監察院平臺」總召集人、
但政黨輪替,人事權轉換,李俊俋立刻爭取擔任監察院秘書長,身為刪除監察院預算發起人,卻180度反轉成捍衛監察院預算,然後鬧公務車私用、助理費用涉弊等醜聞,充分實踐證明他的主張:監察院就是個酬庸、浪費、無能的腐敗機構。
陳菊對「老賊」體會最深
監察院長一出缺,陳菊就喜孜孜去當「姦痿、混彈院長」。更可笑的是,為了當院長宣布(而大家都知道是公開的謊言)退出民進黨,原來她年輕時宣稱所有黨的理念,爲了權貴皆可拋。
陳菊已請病假5個月,外界也關注是否過去有請假這麼久的案例。考試院祕書長劉建忻委婉回答「沒有這個印象」,似乎印證監察院可以是個「廢物院」。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公務車之亂─誤會大了!監察委員真不是尋常人 | 更多文章 )
陳菊應該是最有親身經驗,見證民進黨如何痛罵第一屆立委為「老賊」的人。陳菊年輕時,也曾有過貢獻,應保留精采記憶,不必尸位素餐。宜在當前最高峰時,請辭不補,不要以「老賊」作為最後一生的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