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產優先成空談?桃機場三航廈招標疑雲下的產業困境與政治諷刺

2025-06-09 05:25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桃機官網)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建設計畫,這項被政府視為重大公共建設、肩負帶動國內經濟成長重任的指標性工程,如今卻因招標決策引發軒然大波。依據行政院與交通部核定的計畫,本應優先考量國內廠商,體現政府採購法中扶植本土產業的精神。然而,事與願違,桃園機場在第三航廈的發包上,竟捨棄國內眾多優質廠商,將大包逕行授予國外的三星營造,這無疑狠狠地打臉了政府「公共工程帶動國內經濟成長」的政策宣示。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後續發展。原以為國外營造商僅負責統籌管理,國內業者尚能在專業分工上尋得機會。然而,事實卻是令人瞠目結舌。光是第三航廈的石材需求就高達三百多萬才,預估金額上看新台幣十多億元,最終竟全數由國外進口,國內石材業者完全被排除在外。人民繳納的稅金,透過政府之手流向國外,此舉完全與公共工程採購法第43條(優先決標予國內廠商)相違背,這如何能促進國內經濟的蓬勃發展?更甚者,有疑慮指出,這批巨額石材可能源自中國大陸,這不僅是經濟上的損失,更可能是在民進黨執政下資助潛在的對手,其諷刺程度令人難以置信。

國內產業在法規的框架下,必須承擔環保、勞工等額外成本,反觀部分境外廠商,卻可能透過第三國變相洗產地,以低價傾銷的方式搶佔市場。政府此舉,無疑是間接助長境外勢力侵蝕本土製造業的生存空間。當「擴大內需、活絡產業、帶動經濟成長」的口號在現實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這難道不是一個愚弄人民的笑話嗎?更令人感到無力和憤慨的是,面對這樣的狀況,國內業者竟有「投訴無門」之感,今日是石材產業,明日又將輪到哪個產業?

「民主進步黨-綠色執政品質保證」,這句曾幾何時深植人心的標語,如今看來卻格外諷刺。面對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爭議,是否正意味著政府的執政品質正在「休息」?如此荒謬的決策,我們的賴總統是否能夠視而不見?民進黨又是否能夠接受這樣的結果?這不僅是對國內產業的漠視,更是對選民期盼的背離。當政府口口聲聲喊著要發展經濟、照顧本土產業,實際作為卻是將龐大的商機拱手讓人,這不禁讓人質疑,所謂的「優先決標予國內廠商」,究竟是政策宣示,還是愚弄百姓的笑話一場?

*作者為台北市石材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相關報導: 桃機第三航廈建案有強迫勞動風險 《外交家》揭移工被迫成債奴 更多文章

林衍志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