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改版「去威權」真是浪費公帑嗎?揭台灣鈔票變身歷史:也許重點不在「花多少錢」

2018-12-20 12:42

? 人氣

近日促轉會提出希望能改變新台幣的樣式「去蔣」、「去威權」,並行文詢問中央銀行過往改版的財政支出,引發在野黨立委反彈,社會上也有部分反對聲浪,認為此舉是在「操弄意識形態」、「浪費公帑」。雖然中央銀行曾於三月時表示,可能約需6年、500億元來支應改版,但如果就這樣認為是勞民傷財的話,那不妨從新台幣過去的歷史來檢視「改版」到底可不可行?有沒有必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臺幣歷來經過多次改版,才有了現在的樣貌。(圖/pixabay)
新臺幣歷來經過多次改版,才有了現在的樣貌。(圖/pixabay)

台灣貨幣變變變!

當初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後,先將日治時期的貨幣以1:1兌換為國民政府發行的臺幣。然而,國共內戰造成的金融體系紊亂衝擊了臺幣的幣值,而且並沒有準備金的保障,讓台灣面臨了惡性通膨。1948年的貨幣面額從1~100元一路飆到500~100萬元,樣式也從橫式變為直式。這一年因應通膨而印製的各種紙鈔,可以說是台灣人面對的第一次改版。

但因為貶值的太快,這些鈔票發行沒多久便形同廢紙,國民政府決定,另外發行新臺幣、以1:40000兌換(舊)臺幣。這次也有了準備金作為信用擔保,從而降低快速貶值的疑慮。但這個新臺幣在發行初期也是一改再改:光是1949-50年就改了三次,1954年又發了第四版。這幾版的特點在全部都是直式紙鈔以及1、2、5角的銅板,正面是孫中山的肖像、背面是台灣島的圖樣,並在上端印上「臺灣銀行」的字樣。

橫式新臺幣:改版接力賽

1961年中央銀行在台灣復業,新臺幣的第一套橫式鈔票出籠。正面仍全都是孫中山的頭像、背面印上總統府,不過隨著幣值不同,正面右側還印有清水斷崖的象鼻隧道、鵝鑾鼻燈塔及西螺大橋等景點。1970則發行了第二套,並在上方加了「中華民國」的字樣。正面的台灣地理風景則全數取消,僅留有孫中山與幣值。

很快地,1972年中央銀行又發行了新款的50及100元的紙鈔,1978年則推出了新版10元鈔票。到了1980年,市場上開始流通新版紙鈔:蔣中正登上了的500與1000元。除此之外,較大的變革在於開始出現1、5、10元的銅板(就是現在還有流通的樣式,背面為蔣中正的頭像)。此次跨越10年的改版,被統稱為第三套橫式新臺幣。

目前1元、5元、舊10元硬幣是蔣中正,新10元及50元是孫中山。(圖/姚翰光攝影)
目前1元、5元、舊10元硬幣是蔣中正,新10元及50元是孫中山。(圖/姚翰光攝影)

值得注意的是,在1972到1981年間,第一、二、三版的新臺幣同時在市面上流通;而且在末期的10元還有紙鈔與銅板一起流通的景況!

以為結束了嗎?不!這場改版馬拉松還沒完!1982年又出了新的100、500及1000元紙鈔,1992與1996年更各發行了不同的50元硬幣。而此刻的第四套與前一期的第三套貨幣,便一同流通到2002年,被現代的第五版完全取代。而在民國100年(2011年)的時候,10塊錢上的頭像則從蔣中正逐步汰換成了孫中山。而如果真如促轉會所說要「去蔣」的話,將會影響到5元、1元、部分10元硬幣,及較少見的200元鈔票。

目前還有較少發行的200元紙鈔印有蔣中正的肖像。(圖/Chi-Hung Lin@flickr)
目前還有較少發行的200元紙鈔印有蔣中正的肖像。(圖/Chi-Hung Lin@flickr)

貨幣改版要花500億?

從改版的歷程來看,國幣的圖案與樣式本來就隨著時空的變化而有所更動,但在當時也沒有造成太大的衝擊。「改變新臺幣樣貌而讓央行增加的財政支出,會造成國家預算負擔」的說法,恐怕難有說服力。

還有人說,更改國幣外貌是破壞「央行獨立性」,覺得央行不該為政治服務。這種說法可能是對「獨立性」有誤解:賦予央行之獨立是在於政府不能做「干涉新台幣要不要升息、降息等破壞貨幣市場運作的行為」間接影響市場對於央行的信任,與「政治上的意識形態」並沒有關係。而更換樣式所影響的也只是央行作為一個行政機關的公務支出,中央銀行每年都有編列印製新鈔的費用,像是近幾年發行鈔票與硬幣的支出都約落在40~60億不等,視情況做調整。

所以由此來看,想要改變國幣的圖案,除了設計與開模的費用外,新貨幣樣式若是用逐年替換的方式,對於央行開銷影響可能沒有很大。因此筆者認為,用「浪費納稅錢」等理由來反對新臺幣改版,其實並不是主要原因,這件爭議說到底,也就只是台灣兩方意識形態的拉扯而已。改不改,從來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民對於「去威權」的定義及做法,真的有共識嗎?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