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性休克也住不進加護病房!ICU護理師「連續上班14小時」揭慘況:台灣醫療真的崩潰了

2025-02-23 11:54
台灣各大醫院急診住院待床壅塞,不少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示意圖/取自Pixabay)

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室近期人滿為患,甚至還出現急診推床使用完畢,不得不以救護車擔架、輪椅應急的狀況,就有一名護理師近日發文痛訴醫療崩潰現況,直指加護病房如今已經爆滿,護病比甚至高達1:20。對此,台灣急診醫學會也警示,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呼籲有關當局應釐清根本原因,除了短期應變措施,還須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等4大改革措施。

病人病床醫院(示意圖/取自PIXABAY)
台灣急診醫學會警示,今年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嚴重。(示意圖/取自PIXABAY)

嚴重敗血性休克也住不進ICU!護理師揭醫院被塞爆慘況

一名護理師昨(22)日在Threads上PO文,一開頭就苦勸眾人一定要顧好身體,她無奈透露,現今各大醫院加護病房都是滿床狀態,而且病房護病比(一位護理師照顧幾位病人的比值)從1:10到1:20都有,不對等的護病比再加上護理師人力不足,「你可能只會在急診不然就是在病房等床!漫長的等待,你要知道疾病永遠都是在跟時間賽跑,拖越久救回的機率就會隨之而然大幅度下降!」

這名護理師表示,她昨日已從晚間11時30分工作到下午1時30分,連續上了14小時的班,「不是坐在辦公室的那種,是跑了16小時的那種,用生命在跑!台灣真的醫療崩潰了,不要不信」。這名護理師昨日還碰到一位嚴重敗血性休克患者,卻因加護病房(ICU)沒床,該患者只能在無健全設備的病房下進行所有接近ICU的處置,而護理師手頭上此事還有其他9床的病人。

「不要覺得有家室背景了不起,因為有你也享用不到!現在真的是活下來是幸運,活不下來是命!」明明才在下午1時30分下班的這名護理師,等等晚上11時30分又要繼續打卡上班,顯然休息時間嚴重不足,也讓她無奈直呼:「有時真的做到很想哭,但是看著不處理又於心不忍!辛苦了我的同事們及所有醫療人員!希望上位者能正式嚴重問題!」

PO文曝光後頓時引起熱議,也有不少同為醫護人員的網友留言大吐苦水:「我也是在一般病房卡了快三天的ventilator(呼吸器),超級崩潰」、「你辛苦了,ICU都是超人,現在我們醫院缺人缺到婦產專科病房、兒科病房都開始接內外科病人了,已經沒有專科可言,沒有照護品質了,好多同事在離職的路上了,醫療要崩了,大家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各大醫院急診為什麼會擁塞?

根據衛生福利部急診即時訊息顯示,截至今(23)日上午9時30分,林口長庚醫院等待住院人數達127人,台大醫院則有83人,高雄長庚醫院70人、永康奇美醫院63人,中國附醫與成大醫院等待住院人數皆為58人,土城醫院53人、部立雙和醫院52人、義大醫院50人。

台灣急診醫學會昨晚緊急提醒,面對前所未有嚴重壅塞,一旦醫護人員再出走,進一步削弱醫療體系的承受能力,對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呼籲政府機關正視急診壅塞的現況與原因。台灣急診壅塞本質為急診住院待床壅塞,急診出口阻塞,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

台灣急診醫學會提醒,台灣急診壅塞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所造成入口擁擠。近期多數醫院因各種原因關閉病房,壅塞更加嚴重,包含護理人力不足、醫院在急診與門診預約住院床位分配失衡,未能有效分配調度資源,造成急診壅塞。

台灣急診醫學會揭「長、短期改善措施」

台灣急診醫學會呼籲,政府應有「短期應變措施」,如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醫院應在急診壅塞時,強制開放病房,各病房彈性接收病患,紓解壅塞。再者是強化加護病房(ICU)資源調控,增加壅塞時所需急診醫護人力,維護醫療照護品質,避免人員過勞,並強化分級醫療。

針對「長期改革方案」,台灣急診醫學會建議,應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編列公務預備金,於緊急狀態時,支應應變措施的經費來源;調整健保支付政策,鼓勵醫院在急診壅塞時,收治急診病人。 (相關報導: 「衛福部還在裝死!」全國急診大塞車 蘇一峰:要不要參考侯康的政策牛肉? 更多文章

再者是推動急診住院替代選項,台灣急診醫學會解釋,希望政府推廣急診在宅急症照護、OPAT醫療模式,減少急診住院待床,降低急診壅塞風險;設立監測機制,監測可利用病床數,關床數以及急診住院配床比例,掌握各醫院住院實際可用床位數據,作為政策調整依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中華隊「大巨蛋慘案」是藍白刪預算害的?羅智強曝實情打臉青鳥:一毛錢都沒動
全台諾羅疫情持續延燒!該如何預防?醫生示警「酒精殺不死病毒」,要做1事才有用
一通電話遭詐1.6億元!公務員崩潰:辛苦存的養老金、子女嫁妝錢被騙光了
一文看懂烏克蘭的稀土礦藏:川普為何急欲掌控這些資源?
柯爸3月10日告別式 柯媽哽咽哭求賴清德「讓柯文哲回家奔喪」
泡茶都用這個?知名連鎖壽司店熱水口驚見「灰黃水垢、毛屑」,他衝日本新店實測驚了…
Gogoro虧損上百億!關鍵原因是什麼?內行揭「6大致命傷」,車主嘆:沒騎還要多賠25000元
「墨西哥灣」改名「美國灣」:德國不跟、北京譴責:中方反對霸權、霸道、霸凌
知名豬腳專賣店熄燈!老闆苦嘆「5原因」撐不住 前員工爆「壓榨黑歷史」:都不知被扣什麼錢
Gogoro「握4張大老二」還虧損百億?Cheap點出6大致命傷:把自己當成愛馬仕
羽絨外套不必花錢送洗!達人教正確洗衣晾衣步驟,在家洗也保暖蓬鬆不扁掉
美軍超級航空母艦還有價值嗎? BBC登上「卡爾文森號」一探究竟
鑰匙掉進水溝怎麼辦?專家教1招「1分鐘快速找回」,不花一毛錢就能解決
2025大阪必買伴手禮推薦》10樣台灣難買到的零食禮物!每一個都能送進別人心坎裡
宋晟睿15秒跑出超狂場內全壘打!笑吐賽後心得:腳滿痠的 台灣隊9比1戰勝南非
林岱樺中箭落馬綠營高雄沒人能戰了?黃暐瀚點名這3人:不用潘孟安空降救場
梅山、阿里山輸了!嘉義最強景點冠軍吸1598萬人,遊客讚:下次會再訪、美食選擇多
出席東京與僑界座談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提2建議:台商應掌握產業趨勢投資
氣象預報》大雨還沒下完!冷氣團最強時間曝「濕冷氣溫剩7度」,228連假天氣出爐
政府補助記得申請!符合資格1縣市「發2200元現金」,忘記領取就浪費了
買靠窗竟沒窗戶!經濟艙1位子千萬別選,用1妙招選出最舒服的位子
華爾街日報》微軟發表量子晶片Majorana 1,專家:商業化量子電腦未來5年有望問世
一不注意5400元飛了!科技執法狂抓3項違規,「魔王路口曝光」很多駕駛都忽略
川普與財政部長唱雙簧?陳鳳馨分析「強勢美元」虛實:日圓最近急速升值
幕後》林岱樺案調查局爆內鬼?辦助理費「純屬意外」 3年諜對諜後迎「瘋狂2月」
羽球拍要丟垃圾車圾還是回收?環保局曝正確處理方式,丟錯小心6000元沒了
比橄欖油、酪梨油更好用!專家大推1款油「耐高溫、不冒煙變質」:煎炒炸都合適
賴清德介入高雄初選?黃揚明曝綠營基層耳語:林岱樺應會讓子彈飛一下
許劍虹專欄:大鵬部長的一日響導─馮世寬造訪馬區機場航空博物館
林丹生專文:中華革命黨人的題簽字幅
曾建元觀點:北埔兩姜三天水
謝錦芳專欄:美國半導體製造外包,川普責怪競爭對手太強?
謝志誠觀點:偏鄉震災悲歌
鄧鴻源觀點:建中培養的是只會考試的機器人嗎?
許詠翔觀點:Netflix劇我們的浪漫電影──一部研究情為何物的論文
觀點投書:超越對抗的生存智慧─從基輔到台北的覺醒
觀點投書:德國為何向右轉?
李念祖專文: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死刑案)核心論述的檢討
觀點投書:台鐵公司化週年成績單─勞動權益改善還是惡化?
觀點投書:昔有慈禧建頤和園,今有曹公買古董
觀點投書:淺談網際網絡空間上的集群影響—以從眾效應(Conformity effect)為例
觀點投書:一直亂吵沒人理你!台灣網路烏合之眾自卑自大和修正之法
曹興誠中國小三文物公司資本破億?蔡正元質疑涉逃漏稅:為此才去新加坡
嘻哈歌手助理喊「要合法的飯」 伍麗華力挺:任職期間未申請政府補助
檢方「不敢」聲押林岱樺?律師揭「這點」很反常: 難免有政治聯想
大巨蛋慘案藍白砍總預算害的?黃揚明曬體育署一圖打臉:不是笨就是壞
美股全線重挫、輝達跌逾4% 法人:台股恐出現高檔震盪壓力
脫黨參選高雄市長?林岱樺交保後首現身 宣布目前最重要工作
日光海島生活節首日湧人潮!陳其邁與美日菲泰使節齊聚揭幕
高市府協力中央推動都更 都發局:最高補助8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