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泡泡尿就是腎臟出問題?醫揭4原因,出現「2狀況」快就醫!

2024-08-29 17:11

? 人氣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泡泡尿現象時,會擔心這是否和腎功能的惡化有關。泌尿科醫師指出,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過度擔心。 (示意圖/取自photoAC)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泡泡尿現象時,會擔心這是否和腎功能的惡化有關。泌尿科醫師指出,其實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過度擔心。 (示意圖/取自photoAC)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泡泡尿現象時,會感到不安,擔心這是否意味著腎功能的惡化。泌尿科呂謹亨醫師指出,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泡泡尿並不需要過度擔心。他在門診中常遇到因為泡泡尿來求診的病患,許多患者焦急地詢問自己是否需要洗腎。然而,呂醫師解釋,只要泡泡在5到10分鐘內自行消失,通常並無大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4種常見泡泡尿原因

小便速度過快或角度不對:

當小便速度過快或角度不對時,尿液打在水面上就容易產生泡泡,就像跳水時從高處跳下,水波衝擊力較大,自然會有泡泡出現。

喝水量不足:

若飲水量不足,尿液中的溶質濃度會增加,導致尿液變濃,出現輕微蛋白尿。這種情況在禁食超過12小時後的健康檢查中也可能出現。

運動後:

激烈運動後,肌肉會釋放肌紅蛋白進入血液,增加尿液中的蛋白質濃度,導致泡泡尿。此外,運動時因流汗導致的脫水也會使尿液變濃。

過量攝取蛋白質:

例如中秋節期間,因烤肉等食物攝取過多蛋白質,導致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上升,形成泡泡尿。

嚴重泡泡尿可能會有的問題

然而,呂謹亨醫師提醒,若泡泡尿現象較為嚴重,則可能需考慮腎功能或泌尿系統的問題,例如糖尿病、腎絲球病變、免疫疾病或結石感染等。此外,泌尿系統的其他問題如攝護腺肥大或尿道狹窄,也會造成類似的泡泡尿現象,但這些情況通常與蛋白尿無關。如果只是單純像清澈的泡泡,沒有油脂或大顆泡泡就不用太擔心。另外如果泌尿系統發炎,例如膀胱炎、尿道炎,由於發炎會釋放一些發炎物質及蛋白質,所以尿中雜質、蛋白質也會上升,就可能會產生蛋白尿、泡泡尿。

慢性病控制不佳是腎功能惡化原因

針對腎功能變差的泡泡尿現象,臺大新竹分院的許純嘉營養師強調,腎臟問題不僅與用藥有關,超過一半的洗腎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這些慢性疾病的控制不佳,是導致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糖尿病及腎臟病患者在回診時,醫師會通過檢測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來初步評估腎臟功能。

保護腎臟,飲食該怎麼吃?

低鈉飲食:

建議選擇新鮮食材而非加工食品,並使用天然辛香料來代替高鈉調味料。例如,用現磨黑胡椒取代胡椒鹽,或選擇煎肉排而非香腸,減少罐頭及醃漬品的使用。對於腎臟病已進展到一定程度的患者,應避免使用鉀含量高的低鈉調味品,並在選用前諮詢營養師。

適量攝取蛋白質:

臺灣目前的飲食習慣,大多數成人並不缺乏蛋白質,反而容易因節慶或外食攝取過量。對於已出現尿蛋白的患者,應控制蛋白質攝取量,盡量不超過衛福部建議的一餐「豆魚蛋肉一掌心」的份量。而腎臟病進展至第三期以上的患者,則需要營養師的個性化建議。

保持血糖、血壓穩定:

尿蛋白只是腎臟健康的表面症狀,真正重要的是控制血糖和血壓。定期監測並遵從醫囑用藥,加上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保護腎臟健康。

透過醫師與營養師的專業指導,可以更好理解泡泡尿的成因及與腎功能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採取適當的飲食與健康管理,維護腎臟健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原標題:泡泡尿=要洗腎?泌尿科醫師破解泡泡尿4大迷思,營養師教如何保護腎臟)

責任編輯/陳得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