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業「護國神山」是怎麼來的?四十多年前蔣經國一句話改變台灣命運

2021-12-22 10:22

? 人氣

台灣電子產業是如何成為經濟支柱的?資深經濟評論家葉萬安從台灣的經濟史脈絡,道出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AP)

台灣電子產業是如何成為經濟支柱的?資深經濟評論家葉萬安從台灣的經濟史脈絡,道出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AP)

在2021年,全世界許多的國家仍然被新冠肺炎籠罩,中美貿易戰的餘波盪漾,也讓各國傷透腦筋,而台灣在一波波挑戰下,不但疫情控制穩定,經濟上還有不少收穫,國際市場對晶片的需求依然暢旺,台股大盤指數不斷站上新高點,主計總處預估經濟成長率更是上看6.09%,可說是近年來罕見的高峰。尤其是以台積電、聯發科為首的電子產業更是領頭羊,他們的走勢絕對是經濟趨勢關注的焦點,台積電甚至還受封如同中央山脈般重要的稱號——「護國神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究竟電子產業是如何成為經濟支柱的?在財經相關部門耕耘四十年、同時也是重量級經濟評論家的經建會(「國發會」前身)前副主委葉萬安,透過將台灣的經濟史脈絡,道出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

美援時期時任專員的葉萬安、處員的孫震,談美援長官們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他們也承接這樣的精神繼續完成未完成的使命。(圖/公視提供)
美援時期時任專員的葉萬安、處員的孫震,談美援長官們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他們也承接這樣的精神繼續完成未完成的使命。(圖/公視提供)

高科技展業怎麼來?戰後經濟史一次看

台灣在二次大戰中歷經戰火摧殘、百廢待舉,國民政府遷台後,雖然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仍面臨資源不足的窘境。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避免大陸中共侵擊臺灣,對台灣態度轉變,近十五億美金的「美援」就像一場及時雨,讓滿目瘡痍的台灣起死回生。

在美援資助台灣的十五年間,除了挹注民生物資,更在基礎建設、產業發展紮下根基,從進口替代滿足內需,到出口導向提升國際競爭力,讓紡織、塑膠、電器等等輕工業蓬勃發展。即使美援在1965年宣布收手,台灣仍然有辦法自食其力,以勞動力充足、工資低廉的等誘因,吸引大量外資投資設廠,許多鄉村年輕人如過江之鯽湧入都市求職,近一步促進了都會區的發展,但同時也拉大了城鄉差距。

美援時期是臺灣人共同的回憶,麵粉、棉花、黃豆,還有各項由美援出資的基礎建設,中橫公路、陽明山美軍宿舍群等,在在可以看到美國對臺灣深遠的影響。(圖/公視提供)
美援時期是臺灣人共同的回憶,麵粉、棉花、黃豆,還有各項由美援出資的基礎建設,中橫公路、陽明山美軍宿舍群等,在在可以看到美國對臺灣深遠的影響。(圖/公視提供)

到了70年代政府更因石油危機,用「十大建設」來促進交通、能源、重工業各方面的升級,鐵路電氣化、中山高、桃園機場、核電廠、煉鋼廠、煉油廠......無一不是影響深遠的重要項目。不過就在「十大建設」如火如荼興建的期間,台灣另一項重要的產業計畫也悄悄展開......。

蔣經國的遠見

當1974年初「十大建設」剛起步時,爆發石油危機,石油價格飆漲,行政院長蔣經國認為高油價將是未來長期趨勢,他推動「十大建設」中的三項重化工業,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對行政院秘書長費驊述說他的看法,表明未來工業發展,必需做重大突破。

費驊隨即邀請他交大同學、美國RCA公司研究部主任潘文淵博士來台,與經濟部長孫運璿、交通部長高玉樹、工研院、電信總局負責人及企業界、學術界代表聽取潘文淵建言。潘博士說他發現當時臺灣製電子計算機及電子錶的工廠如雨後春筍的興起,但該等產品所需的重要零件「積體電路 (IC)」是進口裝配,毫無技術可言。而「積體電路」是所有電子產品的核心零件,如臺灣發展「積體電路」有成,可帶動整體電子工業發展,進入技術密集產業時代。經與會人士三小時討論無人反對,孫運璿部長遂決定,全力推動「積體電路」工業發展。

「護國神山」的由來

決定發展方向後,政府選定美國RCA為合作對象,並由工業技術研究院選定約40人,分兩批赴RCA實習一年,回來後在工研院「積體電路」試驗工廠研製「三吋晶圓」成功。按照原規劃將「積體電路」製造設備及人員外移,成立民營的「聯華電子公司」(簡稱「聯電」),以便促進整體電子工業的發展。「聯電」成立後,很快研製4吋晶圓成功,且與美國RCA同步,增強政府對發展「積體電路」工業的信心與決心。

政務委員李國鼎促成工研院長張忠謀進行「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的研製,研製成功後,比照「聯電」的模式,外移成立「臺灣積體電路公司」(簡稱「台積電」),請工研院長張忠謀轉任台積電董事長。由於張忠謀帶領該公司同仁共同努力,至今該公司已成為全球電子工業供應鏈的核心企業,也是臺灣的「護國神山」。

自此台灣的經濟核心從勞力密集產業逐漸轉型為技術密集產業,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到2020年,電子、資訊等高科技產品出口超過二千億美元,達2018億美元,高佔總出口的58.4%。過去10年(2007-2016),高科技產業增加的附加價值高占GDP增加額的28.2%,顯然高科技產業撐起臺灣經濟半片天。

臺灣70年來的經濟發展,究竟還有怎樣的故事?公視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系列〈臺灣製造的美援時期〉集將探訪當年的美援會工作人員、歷經興衰的製造業老闆、員工、歷史學者、經濟學教授等各方面的角度,一起鑑往知來。在瞬息萬變的未來裡,臺灣製造如何找到活下來的路?或許,在過去裡頭,都隱藏著它的密碼。

公視2021年旗艦歷史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系列,由杯杯文創伙伴公司製作、新生代導演徐浩軒、許雅婷執導,從人口精算、美援、土地改革、WTO議題切入,關注臺灣現代化過程中罕為人知的關鍵性人物與故事。

配合公視熱播美援時期相關時代生活劇《茶金》,《公視+》OTT影音串流平台重新上架《未完成的任務:現代臺灣締造者》,加入會員免費收看。

「公視+」:https://lihi1.com/ZpzbK

〈臺灣製造的美援時期〉集 宣傳短片:https://youtu.be/4UzX2xt8SSk 

本文改寫自經建會(「國發會」前身)前副主委葉萬安先生專文。全文請見:《戰後民不聊生的台灣,如何創造經濟奇蹟?前經建會副主委憶當年「2大關鍵」成就輝煌紀錄》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