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都在搶,不做不行!」除了iPhone,手握千億現金的大立光為何再戰車用鏡頭?

2021-09-27 10:50

? 人氣

大立光重擬策略,再度進軍車用市場 (圖/財訊)

大立光重擬策略,再度進軍車用市場 (圖/財訊)

根據《財訊》報導,大立光兩年前宣布淡出車用鏡頭市場,現今卻加足馬力成立新公司、還要加碼投資過去花極少心力經營的模造玻璃事業,全是因為大客戶「超乎預期」的訂單量。

《財訊》報導指出,過去一向對市場發言保守的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在市場的高度期待下,日前在股東會上宣布,將成立新公司—大根工業跨足車用領域的產品開發,這個動作被視為經營策略上的大轉彎,也為業界投下一枚震撼彈。(延伸閱讀:3大逆風當前 股王掌門人林恩平4密謀救霸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重返車用市場 發現客戶大幅成長

大立光曾跨足車用鏡頭市場達13年,還打入特斯拉等車廠的供應鏈,但兩年前卻無預警地宣布在車用鏡頭市場喊卡,當時也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延伸閱讀:大立光憑什麼當股王?林恩平連客戶都敢告!近3千條專利,是有力武器)

「我覺得大立光想要退出車用,因為毛利太低,再加上大立光很多玻璃還要外購,沒有成本的優勢。」一位光學鏡頭高層,接受《財訊》採訪時,點出大立光原先之所以淡出車用鏡頭市場的關鍵,在於當時汽車大多用混合式鏡頭,也就是玻璃片搭配塑膠鏡片,無論材料的配比如何,但至少最外面一片都要用玻璃,因為要防水、防刮等。雖然很多複合式的塑膠材質,如日本的塑料,都可以耐到95度的高溫了,大立光的強項在此處發揮也有限。

而且,相較於深耕車用鏡頭市場長達37年的舜宇光學,已達規模經濟才有機會獲利;後起之秀的大立光旗下的車用鏡頭占營收恐怕還不到1%,談獲利更言之過早。當時更讓大立光卻步的是,相較於高階手機鏡頭毛利率動輒逾60%,車用鏡頭毛利率既沒辦法企及,量也不夠大。

然而,《財訊》分析,汽車市場本身的轉變,讓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改變了心意。「主要是原有的客戶成長『超乎預期』,原本我們就是他的供應商,就持續做下去,他們認為大家都配合得很好,未來量也會放大。」林恩平透露成立新公司的理由是,原本的兩大車用鏡頭客戶對前景看好,雖然,針對客戶預期增加多少不方便說,但已確定客戶要推出新的產品規格。

打入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供應鏈的另外一家光學鏡頭同業也證實,「半年後供貨(給特斯拉的鏡頭量)會增加1倍。」

更何況,「現在車用鏡頭早就用塑膠鏡頭了,因為精準度一定是塑膠最精準。」一位光學鏡頭產業高層不諱言,現今車用鏡頭最多就是採6片玻璃(6P),而且是定焦,哪裡有精準度可言?而且車用鏡頭還有「溫飄」的問題,在測試時耐溫要高達攝氏80~95度,或者負30度以下。

根據《財訊》報導,更重要的是,汽車品牌大廠高度重視駕駛過程的安全性,因此相較於容易導致影像扭曲失真的球面鏡片,更傾向於採用改善這些弊病、讓駕駛者視野更清晰的非球面鏡片。如今,無論非球面的塑膠或玻璃鏡片,良率靠的都是模具的精準度,因此大多數鏡頭廠商都是採用自家的Know-how(專業知識)開發模具,而且下足很大的工夫,大立光更是這當中的佼佼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