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浪子到76行者 修復師:無論生死,沒有人應該被放棄

2021-10-17 09:20

? 人氣

「76行者遺體美容修復團隊」召集人陳修將。(圖/駱裕隆攝)

「76行者遺體美容修復團隊」召集人陳修將。(圖/駱裕隆攝)

編按:2021年10月16日,遺體修復師陳修將因毆打女友致死再次躍上新聞版面。他曾因「76行者」團隊參與修復太魯閣號出軌事件罹難者而受矚目,過去他曾經廣受肯定,如今,我們有必要再次檢視他的言行。以下是商業周刊的訪談全文

陳修將始終記得那個畫面。那是他入行第一年,遇到一具拖板車輾過的遺體。驗屍完,法醫跟家屬都退出後,老師傅跳上屍床,粗魯翻動破碎遺體,用水柱沖洗;遺體的臟器外露,師傅三兩下塞回體腔,用粗針麻線把身體縫合,套上壽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是我或我的親人,願意被這樣處理嗎?」他在旁邊站了一個多小時,心都涼了:「死亡只是生命形態的轉變,他是一個人,不是物體,沒有一條生命應該這樣被對待!」(延伸閱讀:太魯閣號罹難者遺體運出攝影機全往後轉 現場協調者曝光

陳修將是「76行者遺體美容修復團隊」的核心人物。今年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在花蓮發生出軌意外,76行者第一天就進駐花蓮,不眠不休工作了12天。罹難者的傷口與斷肢,他們細細修補;面容缺損的,他們依著照片,一指一指捏出臉來;尋回肢體只有3成的罹難者,成員以肉體裹上石膏、塑模灌蠟,盡力讓他們完整,讓家屬看上最後一眼。

2014年澎湖空難及高雄氣爆,兩起災難相差僅約一週,那時陳修將召集了同業跟弟子前往修復遺體,後來以兩起事故修復的罹難者總數為名,願亡者成為天行者而瀟灑離開。

之後2016年台南維冠大樓倒塌、2017年逢甲商圈氣爆意外、2018年花蓮地震、普悠瑪翻車……,每一個台灣重大事故,他們都在現場無償修復罹難者遺體,也試圖修復生者的心。

災難罹難者通常遺體受損狀況嚴重,雖然有初步清理,但那些布滿沙塵、碎玻璃、難以辨識的面容與殘餘肢體,讓家屬認屍時總是心碎無法直視。「我們的責任是要讓亡者走得有尊嚴,讓家屬最後一次見他們,至少有90%的完整,」陳修將說。

以太魯閣號意外為例,平均花30小時修復一具遺體,只為了讓家屬看一眼。曾經很多人笑他們傻,陳修將的妻子、也是76行者的成員洪詩晴說,同業笑她:「學那個沒三小路用,身體裂了,用快乾膠黏起來就好,你現在做這麼多,還不是一把火燒乾淨。」(延伸閱讀:「太魯閣號50人死亡是台灣6天的日常」 學者嘆「李義祥們」無所不在

但是沒人比處理過上千具遺體的他們更清楚——那一眼,即是永恆。

一針一線,做到「視逝如親」

情緒常是最大職災,面對和自己女兒差不多大的罹難者,他光想像就痛得不得了⋯⋯

「我們處理過一個案子,是讀小學的女兒發現上吊自殺的母親,脖子伸長、舌頭外露……。你可以想像那畫面對孩子衝擊多大,但她不哭不說話,對什麼都沒反應,只是怎麼樣都不願意回家。」洪詩晴說:「後來我們把遺體回復正常,徵求家屬同意讓孩子見媽媽最後一面,那孩子才終於哭了,因為見到記憶裡的母親,在遺體前喊媽媽、媽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