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對年齡越小的孩子影響越大!心理師:務必觀察小孩這5大適應狀況

2020-07-19 07:30

? 人氣

爸媽的感情和不和睦,家庭氣氛溫不溫暖,或多或少都會對孩子的情緒習慣、人格特質產生影響。(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爸媽的感情和不和睦,家庭氣氛溫不溫暖,或多或少都會對孩子的情緒習慣、人格特質產生影響。(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夫婦的世界》收視持續高升,劇情更是高潮迭起。劇中的俊英在小學六年級階段,目睹自己的爸爸出軌不忠、對媽媽施暴、父母的離婚讓俊英內心傷痕累累,內心從負罪感、背叛感、憤怒感逐漸崩潰,導致偷竊行為、翹課、徹夜不歸、打架、頂撞長輩,成為了這場離婚大戰中最受傷的人。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新書《從習慣洞察人心》(時報出版)提到,青少年外顯的侵害破壞行為,其實是內隱「低自尊習慣」的補償反應,當內心強烈「自我貶抑」與「犯罪行為」產生穩定的連結之後,就會啟動一連串的「犯罪行為」,以減輕內在強烈的自我貶抑感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爸媽的感情和不和睦,家庭氣氛溫不溫暖,或多或少都會對孩子的情緒習慣、人格特質產生影響。譬如說,家人之間常常發生嚴重衝突,大聲互罵,總是為了金錢點燃戰火,長期以往就可能會導致孩子憂鬱情緒,反社會的行為習慣也可能比較多。持續不斷的家庭衝突,無論是言語爭執或是肢體暴力,都可能讓孩子在跟兄弟姊妹、同學朋友互動的時候有較多敵對、侵略的狀況。還有經常處於爸媽婚姻衝突中的孩子,也很容易出現調適不良的狀況,像是陷入沮喪、焦慮的情緒中,或是有外顯的行為問題,同時也會降低行為的成熟度,無形中更減損了親子關係的品質。

另一個常見的狀況是,如果爸媽離異的過程中引發大量的衝突與情緒風暴,孩子在情緒上比較容易感受到焦慮、憤怒或是沮喪,人生的旅途中較容易陷入憂鬱、孤單、無助、羞辱、自貶、罪惡感中。在情感上則容易產生矛盾、被忽略的感受。在行為上會不知何去何從,有的孩子會出現逃避行為,也有可能會變得愛發牢騷、愛反抗,對人沒有禮貌,或是對父母無言的抗議。

離婚過程降低對孩子的衝擊

當父母處在敵對和衝突的關係中,如果又分開居住兩地,會讓孩子有「夾在中間」的感覺,讓孩子處於高度壓力不僅很容易導致孩子適應不良,更會造成心靈創傷。所以,即使察覺雙方個性不合,不得不離婚,最好還是透過婚姻諮商的歷程和平理性的分開。離婚後雖然夫妻關係結束,但父母關係仍持續合作,想要降低對孩子的心理衝擊,最重要的是雙方都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清楚而堅定的讓孩子了解:「爸爸媽媽對你的愛不會改變。」

「愛的保證」能夠讓孩子放心:「爸爸媽媽不會因為分開,而忽略、減少對你的愛,我們依然會在你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孩子認為是自己造成爸媽離婚的,更需要讓孩子知道:「不是因為你的關係。」可以說明:「爸爸媽媽有努力過,可是有些地方無法克服,才會選擇分開。」

由於父母離婚後孩子需要調適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所以,爸爸媽媽最好討論出一個讓孩子經歷最少變動的方案,倘若離婚後孩子要跟著轉變生活環境、主要照顧者、轉學離開原本的同學老師,讓孩子同時經歷多重失落的事物,就可能超過孩子心靈的負荷範圍。

盡可能讓孩子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動,不確定感會引發高度焦慮,清楚明白每個變動,有助於孩子降低焦慮感。有些爸爸或媽媽為了降低自己的罪惡感,會想要隱瞞父母離婚的事實,這種做法很容易讓孩子遭受二度傷害,破壞對人的信任感。

爸媽離婚後要觀察孩子的五大適應狀況

爸媽離婚之後,對年齡越小的孩子影響越大,不但會出現明顯的痛苦情緒,也比較容易有罪惡感,覺得爸媽離婚是自己造成的。假如孩子的個性比較執拗,爸媽離婚的衝擊就更大了,他們有可能會出現反覆無常的行為,不斷激怒照顧者,會比個性隨和的孩子需要更長期的調適。但即使孩子了解爸媽離婚的原因,情緒沒有那麼痛苦,父母還是要觀察孩子的適應狀況:

第一、有沒有情緒壓力?

第二、有沒有隱藏性的心理創傷?

第三、表達情感是順暢還是有阻礙?

第四、進入青春期有沒有學習困難或是心理苦惱的狀況?

第五、對婚姻有沒有危機意識,擔心自己的婚姻會不幸福?

身為諮商心理師,每每覺察孩子對父母長輩的憎恨情緒時,都希望可以即時疏導,越早疏通越好,可是事實往往不盡如人意,父母長輩常會輕忽孩子的憎恨情緒,或是合理化孩子的攻擊行為,或是以暴制暴用更高壓的管教方式糾正孩子的憎恨情緒,結果導致惡性循環。當孩子對父母的依附需求最弱的時候,就是他們最會反抗父母的時候;當孩子跟父母心理距離最遠的時候,就是他們最不接受父母控制的時候。

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若是常常用語言威脅孩子,管教非常嚴厲卻又缺乏時間督導,很少花時間陪伴孩子,也沒有花心思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親子之間的依附情感薄弱,無形中養成孩子反社會人格傾向。如果父母的養育方式一致,都是以「子女為中心」,不採用嫌惡性的管教技巧,孩子反而容易養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較不會形成反社會人格習慣。此外,參加有建設性的團體活動,例如自我肯定團體、人際溝通團體,都能增加溝通膽量,提升良好的自尊習慣。

作者介紹│林萃芬     

擁有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界量身設計「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的課程,協助企業界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為什麼她可以橫跨企業界與心理諮商界?

事實上她曾經擔任文化及服務業顧問近十年,她表示,這是個心理學時代,人與人的接觸越來越短暫,如果缺乏辨別他人意圖的讀心技巧,不僅人際溝通常會面臨尷尬挫折,更會導致生涯發展錯失良機。有鑒於此,她致力於融合各個心理諮商學派的精華,活用於生活、人際、工作,輕鬆掌握人際優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文化《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 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原標題:韓劇《夫婦的世界》分析爸媽情感衝突、離異對孩子情緒及人格的影響…)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