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去餐廳也沒有「海陸雙拼」這樣的好康!荷蘭飲食文化,晚餐絕對少不了這顆…

2016-09-30 07:00

? 人氣

荷蘭,絕對是個啃馬鈴薯的民族,就像是我們米食文化,一樣米不只養百樣人,還可以創造出多樣萬貌米製品。馬鈴薯當然也可以一薯多吃,普通荷蘭家庭晚餐餐桌上出現率最高的國民美食Stampoot馬鈴薯泥(Ruben拔和小孩都很愛)、炒馬鈴薯片香脆口感倒不錯吃、烤馬鈴薯餅(口感像極了某速食店早餐配餐)這個好吃等級又更加分 !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說荷蘭飲食文化遠遠比不上台式餐點,但飲食均衡調配倒是很重要的一環。簡單來說,家庭晚餐主食通常只會出現一種,肉類或魚類,絕對不會兩種同時出現,就算去餐廳吃飯也不會有「海陸雙拼」這樣好康的菜單出現,再巧搭當季時令蔬菜及馬鈴薯、米飯、麵食類,就是荷蘭家庭的正統晚餐 !

有一個荷蘭冷知識,就是荷蘭文發音miehoen簡直就是神翻譯,因荷蘭文米粉發音和閩南語的米粉發音百分百相似度,當我第一次聽到我婆婆說米粉時,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想說誰教她說的,竟會說閩南語 !

後來發現除了米粉這一道神翻譯的民間美食,還有豆芽(tauge)、肉包(bapao)、潤餅(loempia)皆是。追溯到 17 世紀台灣與荷蘭文化交流下,荷蘭人在台灣的38 年裡留下了各式各樣的歷史印記與奇緣,因此很多特殊的荷蘭文發音及涵義與閩南語不謀而合,讓我倍感家的親切感。

布爾家的飲食革命

一向是肉食動物的荷蘭人(無肉不歡啊!)近年來飲食習慣風氣悄悄改變,就連全球連鎖知名速食店都大喊吃不消,食客日漸萎縮。其實「食育」可以就從自家做起,當黑心廠商將食品當成商品在販售,利潤是最大考量,但吃進肚裡卻是你我,甚至是下一代的外食養成。

現在,除了越來越多的荷蘭家庭都自己開伙(布爾家是天天開伙),飲食革命就從食材來源與種類來篩選變化。一向嗜肉的荷蘭人現在寧願多多將食材改變成魚類或素食類,牛油(動物油)就使用在煎牛排的必須裡吧!

一般家庭烹飪都用橄欖油來料理舖底,少一點油,多一點健康已是全球共識,食物不怕沒來源,而是改變吃法,如何吃出養身又美味,才是「食尚趨勢」!

老實說荷蘭飲食豐盛感,無法和台灣相比,但是每個家庭對於食物獲取來源都非常謹慎挑選、購買,包裝上的食品來源絕對誠實公布,政府把關與企業良心都是換取國民健康的基本要求。

布爾家餐桌上的幸福哲學

婚後搬來荷蘭定居,真正開始建家造家的行動,心裡最期待的大餐桌,就在尋尋覓覓下真實實現。它除了提供我三餐舒適方便的用餐氛圍,附加價值就是家裡新成員的加入與成長,天天和大餐桌密不可分。

孩子們從兒童座椅需一口口被餵食到自己用餐、創意塗鴉的勞作手作、樂高積木加工廠、習字練習、耶誕佳節室內燒烤、大雪紛飛時的台灣火鍋...所有點滴記錄無法抹滅;當家裡有重大決定與計劃時,也是我和Ruben拔靜心坐下互相商量規劃;有朋自遠方來或家庭聚會, 擺滿桌的盛情款待,就是布爾家家規之一,賓主盡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