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拿肉包阿姨的照片看台灣新聞對大眾的侵犯

2016-09-30 06:20

? 人氣

中度颱風橫掃台灣,台北市一位民眾無懼強風讓雨傘開花,在風雨中大啖肉包,登上華爾街日報。(AP)

中度颱風橫掃台灣,台北市一位民眾無懼強風讓雨傘開花,在風雨中大啖肉包,登上華爾街日報。(AP)

這個月初,三立新聞的知名主播陳雅琳跳槽到壹電視引起了一陣討論,理由不意外,是因為受不了現在的「小新聞」。她說自己「很受不了現在很多的小新聞……希望讓年輕一輩知道,真正的新聞是什麼,不是很簡單的監視器或網路抄一抄。」社會大眾對於台灣的新聞生態不滿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但能改變什麼嗎?新聞內容的素質有改變嗎?我想,這不只是不喜歡看就不要看的問題而已,是我們被侵犯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被《時代雜誌》譽為偉大的美國小說家的Jonathan Franzen曾在他的散文《帝國臥室》裡探討隱私權的問題,他說自己當時在美國總統柯林頓爆發性醜聞時,身為美國公民,當然有義務要了解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及其對於國家的影響。他回到家,一個人,享受獨處的私人空間、享受不受外界干擾的環境,並打開電視準備了解這起事件對於國家及社會的影響,然而,他卻接收到了一堆對於柯林頓與其外遇對象親熱的細膩描述,這使他感到不舒服,因為那不是他想知道的,套一句Jonathan Franzen說的話:「我被打擾了,被硬塞東西了。」他明明在一個能夠充分享有私人空間的環境,卻感受到自己受到了侵犯。

我們此刻所遭遇到的不正是如此嗎?大家之所以討厭「小新聞」,除了不與自身生活密切相關、與國家社會無關緊要外,確切地形容那種不喜歡的感覺就是感受到自己「受到了侵犯」和「被硬塞了東西進腦袋」,當發現不想看那則「小新聞」時,已經看到了、已經被侵犯了。一個在颱風天拿著肉包的阿姨的照片的確看起來很有衝突感,但僅只於此,並沒有值得作為新聞報導的必要。

風雨中吃肉包的婦人登上《華爾街日報》。(網站截圖)
風雨中吃肉包的婦人登上《華爾街日報》。(網站截圖)

《華爾街日報》僅是將這張照片作為報導颱風新聞的輔助照片,但台灣的媒體卻是將這張照片作為新聞報導的重點,甚至進而採訪照片中的阿姨本人。台灣新聞媒體與《華爾街日報》在同樣照片的使用目的上是截然不同的,而台灣方面可以說是幾乎無法接受的。況且颱風已經過了數天,同一則沒有社會價值的「小新聞」依舊不斷出現在報導中,阿姨已經表明不想要出名,而社會大眾也不想看,只有媒體在自得其樂。

新聞的目的與價值到底是什麼?美國新聞協會(American Press Institute)為一非營利組織,目的在於促進新聞媒體的進步,其網站上寫明了新聞的目的是要「提供大眾有用的資訊,使人們對於各自的生活、居住環境、社會與政府能夠作出最好的選擇。」若參考其觀點,看來台灣的新聞距離及格還有一段距離。

*作者為外語翻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