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要打過來了嗎?《吉林日報》全版刊登核武常識引發網友恐慌 《環時》社評:日韓比中國危險

2017-12-07 16:19
《吉林日報》所刊發的核常識與防護的文章(圖/取自吉林日報官網截圖)
《吉林日報》所刊發的核常識與防護的文章(圖/取自吉林日報官網截圖)

中共省委機關報《吉林日報》6日前所未有的以全版新聞介紹核武器常識及防護以及戰時空襲和平時的災害。由於吉林與北韓僅一江之隔,且正值北韓再度發射飛彈之際,引發中國網友熱烈討論,是否在暗示北韓要開戰。官媒《環球時報》下午立刻以社評解釋,報導應該只是吉林省官方的正常國防教育,還強調要是開打,南韓會最先遭到武力報復,「(即便發生核污染的情況)現在是冬季,韓半島刮西北風,對中國有利。」《吉林日報》以第5版以專刊形式刊登防核災文章,包括「核武器常識及其防護」、「戰時空襲與平時災害有哪些共同特點」,還以科普搭配漫畫的形式,介紹了核武器的五種殺傷破壞因素以及進遇到攻擊時的「求生方式」文中教導民眾,遇到核武攻擊時要待在室內減少暴露、設置屏障,在放射性污染區戴口罩或面具、勿接觸污染物品、服用碘片等。此外,要消除放射性污染可以用水沖刷膠鞋,用力拍打抖動衣服;盡快用清水和肥皂清洗皮膚,還要清洗鼻腔、漱口、清洗耳朵等;誤食受沾染的食物和水時,盡快採取催吐、洗胃、利尿等消除方法。

《吉林日報》所刊發的核常識與防護的文章(圖/取自吉林日報官網截圖)
《吉林日報》所刊發的核常識與防護的文章(圖/取自吉林日報官網截圖)

中國網友恐慌:提前預熱,要開打了

《吉林日報》報導刊出後,迅速引發熱議,微博上的網友表示這個時間點刊登防核災文章不尋常,「提前預熱,要開打啦」,也有人說「有種大戰來臨的感覺」,而大部分網友最關心的是報導是否意味著中國當局認為,在不遠的將來南北韓已難免一戰,戰爭甚至會危及到中國。

面對網友的恐慌,《吉林日報》和吉林省人民防空辦公室趕緊滅火,澄清這個專刊是正常、例行的國防教育宣傳,先前報紙已經刊登過很多次相關內容,很受讀者喜愛。

《吉林日報》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吉林省人防辦確定在日報上進行國防教育和安全知識系列宣傳。先前吉林日報也刊登過《您該知道的人民防空》《「民」與「防」的關係——核襲擊的防護》《建設城市安全的地下長城》等內容,6日刊載的稿件也是系列宣傳的一部分。

2017年11月29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下令軍方試射最新型的「火星-15」洲際彈道飛彈(AP)
2017年11月29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下令軍方試射最新型的「火星-15」洲際彈道飛彈(AP)
2017年11月29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下令軍方試射最新型的「火星-15」洲際彈道飛彈(AP)
2017年11月29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下令軍方試射最新型的「火星-15」洲際彈道飛彈(AP)

《環球日報》社評:北韓開戰,第一個遭殃的是南韓

《環球日報》也迅速發表社評,試圖消除網友的疑慮。社評指出,一旦朝鮮半島爆發戰爭,南韓最有可能遭到北韓的第一輪武力報復,同樣可能成為北韓第一輪報復目標的還有日本和美國的亞太基地,「中國國土受戰爭直接殃及的可能性無疑排在上述地區和目標、特別是排在南韓之後」、「一旦戰爭爆發,半島產生核污染的可能性無法排除。現在時值冬天,半島主要刮西北風,這也是對中國東北有利的因素。」換言之,就算北韓發動核武攻擊,污染物質飄向中國的可能性也很低。該篇社評隨後就被刪除,《美國之音》分析可能是因為社評「過度解讀」而遭到刪除。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駐北京記者帕爾默(James Palmer)表示,與日、韓、美、歐民眾不同,很多中國人並不把北韓當成迫在眉睫的威脅或是對世界和平產生威脅。對一般中國人來說,北韓是「有點落後、蠢笨」的鄰居。 (相關報導: 北韓成功試射可攻打美國本土的飛彈 川普大罵:金正恩是有病的小狗! 更多文章

他認為,這樣的局面部分是因為中國媒體上並沒有太多強調北韓的問題,部分原因是中國老百姓認為這是美國借北韓問題遏止中國發展。也可能是政府也限制民眾對這樣的話題進行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柯文哲自嘲「每天在議會被欺負!」 盼亞斯伯格症兒快樂、不害人就好
為幫慣老闆省錢,不把工人的命當命!看完這份函釋他怒吼:他們拿了建商多少錢?
台中電廠燃煤改燃氣 台電董座不擔心電價上漲,更擔心的是這件事
蔡英文臉書負責文「怒」比「讚」多!陳為廷點出原因
新北「靜思堂」大樓不符免稅規定 法院判慈濟補繳千萬稅金
為何三年前憤而離職的她,最後心懷感激地回去原公司?只因為「這件事」改變了…
日本「歸零死」蔚為風潮:不添麻煩,少了紙錢,人生終點可以環保又乾淨
真人版神隱少女是妳?日本通靈美女愛神獸,奔放色彩忘我繪出靈界力與美!
一張照片翻轉「戰鬥民族」印象!俄羅斯地鐵人手一本書 站著也要讀
最棒的耶誕禮物!澳洲國會說到做到 正式承認同性婚姻合法
當體育替代役,卻因長官不放人無法報到、役男球員被球團當公差…國軍實在問題重重
反駁促轉改路名、校名 總統府:當務之急是恢復不當判決人民權益
「改變,是為了最辛苦的你」負評如潮 賴揆:需求增加,起薪一定會提高
空污蔓延全台 楊偉甫:評估興達電廠提早除役
日本人太狂啦!這裸體遊樂園灌滿溫泉,讓你邊玩雲霄飛車邊泡湯,雙重享受一次滿足!
發明育兒百寶箱的國家獨立一百年了!:聖誕老人與十八個萬湖泊,芬蘭人最愛什麼?
中正路、中正大學要改名?賴清德:未來由促轉會獨立決定
慎入》「出土時,皮膚仍有彈性、甚至血液還是液態!」震驚考古學界的10大千年女木乃伊
美國眾議院首度表決彈劾川普!民主黨議員提案遭封殺 黨內人士:現在還不是時候
槍、憲法、還有總統挺 美國最牛釘子戶為何穩如泰山?
水泥礦業權利金 大幅調高2.5倍到5倍 原民部落優先受惠
前新北副市長許志堅收賄 二審判刑10年
立院初審通過,原住民身分選舉人得申請不在籍投票
礦業法修法納原民諮商權,亞泥20年後才適用
「全國肇事第3高」客運司機的日常:加班1小時僅88元,要付出多少代價?
蔡柯交鋒! 柯文哲暗酸醫院過勞成血汗產業 與醫界朋友合影取代歡送蔡英文
不能加班「甘有卡好」?行政院買廣告宣傳勞基法修法
美國中二男闖清真寺丟「生培根」 差點要蹲15年苦牢
戰鬥民族真的不做愛?俄羅斯年輕人如何看待性、愛、婚姻
他對老婆的D罩杯感到噁心,只能幻想自己在跟猛男做愛…男同志為傳統娶妻,造成多少悲劇
人力短缺仍堅守24小時營業理念!日本知名便利商店靠科技,走向「無人結帳」模式
吃火鍋取暖太放肆,小心變成大胖子!「最肥火鍋料」揭曉,這個請少吃點啊…
2018百大最適合工作的企業出爐!亞馬遜、Airbnb、Uber都摃龜,而這家公司竟擊敗Google奪榜首!
俄羅斯最有權勢的男人決定再戰6年!普京宣布參(當)選總統
你知道輓聯也會造成空氣污染嗎?他推動「電子輓聯」,喪事也能結合高科技
親生父母在阿根廷軍政府時期入獄,從此人間蒸發:與親人離散40年的阿德里婭娜
慶富案火燒綠營 黃國昌再爆:前金管會主委李瑞倉指導喬貸
救國團黑箱審章程 葉俊榮:必須合乎人團法和民主精神
誠品公布2017年度10大暢銷書!台灣讀者喜愛心理探索,《情緒勒索》居榜首
政治比空氣品質還糟糕!上海、香港到台灣,來自中國的他心痛控訴「不敢回家」的遺憾
想泡暖呼呼的溫泉,其實不必跑老遠!千元絕對有找,台北周邊5處高CP值泡湯好去處
「台灣的方向就是香港的方向」 林榮基憂:年輕人對中國威脅漠不關心
「非自由」民主型態竄起? 無國界記者主席將從中歐、俄羅斯說起
冷氣團發威!玉山積雪2公分 北部8日低溫下探13度
代理孕母合法化爭議仍多!衛福部:牽涉倫理問題,需高度共識
天氣太冷食慾大增,一不小心就爆肥!營養師推薦這2味,吃了暖身不發胖
「開會時,他在桌下摸我大腿」臉書營運長淚訴性騷!更預言:這波女權可能失敗,除非…
臉書新彩蛋 輸入這三個字按讚就有特效
亞東紀念醫院聖誕節-3D藝術造景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