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我是台北人 我想搬到桃園

2022-09-08 13:30
18,620人氣
筆者提出自身的感受,說明為何想要從台北搬遷到桃園居住。(資料照,陳品佑攝)
筆者提出自身的感受,說明為何想要從台北搬遷到桃園居住。(資料照,陳品佑攝)

十幾年前的桃園,還是個很無聊的地方。當時台北人對桃園的印象,就是有一座機場和超大的石門水庫,其他大概就沒了。就連龜山的華亞科技園區都被稱為林口、誤會成林口,而不是桃園。當時桃園並沒有所謂的市民一體感,有的只是散布各地的工業區。

在這個背景之下,我在2010年從台北被外派到桃園上班。第一印象是桃園房子都舊舊矮矮的,而且很多道路彎曲或小條。而且我下班發現市區竟然沒有好的電影院或百貨公司。對於我這種從台北來的天龍人,桃園就只是我上班的地方,下班還是照樣開車回台北。

當時很多同事問我,怎麼不在桃園定居?我都是笑笑搖搖頭。談到居住環境,當時的台北還是比較宜居,不管是硬體的公共設施或是軟體面的生活性補償,後者像娛樂休閒等去處,台北的「都市感」和桃園的「工業感」還是讓我這天龍人無法下定決心。

不過,這幾年桃園突然不一樣了,尤其像我這種七年級的台北人來說,這幾年桃園的變化真的非常有感。

首先是人行步道的改善,桃園大幅修繕過去長久未修繕的老舊人行道。如果要我說台北與其他都市最大的差別,那莫過於人行道。過去,台北以外的縣市,市區道路對於行人真的十分不友善,加上多數居民以機車代步,寶貴的人行道還因為占用問題,變成機車占用的停車空間。

所幸這幾年,桃園人行步道有顯著的改變,讓我感受到行走的方便,從開車改成以公共運輸通勤。大量且清楚的公車路線,不僅強化了雙北的接駁,智慧站牌和公車亭甚至比台北還要方便。另外ubike也是一個例子,因為交通逐漸在改善,人們比較敢在路上騎腳踏車,難以想像台北起源的ubike在桃園也能發揚光大。

公園是另一項顯著的改善標的。過去桃園給人工業都市的印象,逐漸轉變成一座充滿綠地的城市。如今四周隨處可見的公園,下午家長們帶著小孩開心地嬉戲玩耍,與十年前的景象截然不同。再來是市區的纜線及電纜地下化,把天空還給市民;而污水下水道改善後,桃園的街道臭味也減少了。

一個城市最重要的是給市民光榮感,這些光榮感不是透過大型建設,而是從小地方做起。當初台北會給民眾光榮感,也不是什麼大巨蛋,反而是隨處可見的公園或是細心的建設。重要的還是,這個城市是不是照顧到每一個人?以我一個台北人來說,我感受到這個城市照顧到我,和十幾年前我們在台北感受到的一樣。 (相關報導: 少子化影響,三房不再是購屋首選!專家曝多數人都選1款房,2縣市6百萬有找 更多文章

我是台北人,我想搬到桃園。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吳典蓉專欄:價值錯亂的陳時中團隊
觀點投書:地緣政治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持續影響
觀點投書:民進黨抄襲風波「圍魏救趙」反幫自己「火上加油」
邱坤良專欄:賴文進印象——記1940年代一位台灣現代劇演員
觀點投書:于北辰是「黃埔軍人」還是「黃埔商人」?
段譽比劍:《誰說不能從武俠學程式》選摘(1)
是不是老闆,走路速度看得出來!日本研究:高階主管喜歡慢慢走,還很愛爬樓梯
中秋節別只顧著烤肉!專家曝:在這7個時程拜土地公,求發財升遷易成功
駭客戰》中國西北工業大學遭網路攻擊,北京:美國國家安全局幹的!
「蔣萬安團隊集政二代、三代、四代大成!」林楚茵酸:是否也要退選?
駁找沈慧虹接北市副市長 黃珊珊:新竹市長支持沒包袱的高虹安
內政部刪文!否認「笑死」揶揄楊丞琳 小編:各方詮釋並非本意
陳時中政二代團隊爭議如何解?徐巧芯獻計:承諾若當選不會有人進市府工作
前鎮區視察登革熱防治工作 林欽榮:清除積水容器有效降低病媒蚊孳生
安倍晉三國葬預算暴漲6.6倍挨批 日相岸田文雄明赴國會備詢
民俗調理業者感謝去年大力協助讓營運恢復 鄭運鵬:持續推出疫後振興計畫
第9屆暨第10屆護理傑出獎暨優良護理人員頒獎 感謝天使們持續守護市民健康
三菱電機CNC智能APP創意開發競賽頒獎 聯合產官學助台灣工具機產業轉型
海洋知識不能少!西子灣水域安全訓練活動開放報名
國民黨通過「鍾東錦條款」 經黨部專案同意者 可替非黨籍候選人助選
關心民防應處作為 高市議員李雅慧簽署「不投降承諾書」
高雄銀行擬定客製化契約 守護高齡失智者安養金
中秋無煙燒烤牛排、海鮮 高雄英迪格高空酒吧挑戰全台最澎湃
台中國際動畫影展 7日中午12點開賣預售票
高市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 教育局邀種子學校體驗元宇宙
築間餐飲集團基隆經營有成!個人火烤、最美海景門店一網打盡
尋找像石二鍋的必點本體!Mr.Wish實現網友願望推出「冬瓜檸檬冰沙」
多箭齊發教育政策 柯志恩:教育讓城市偉大
2022 DATE SUMMIT 引領數位金融、Web3、元宇宙、電商4大夯議題
集結20家以上跨境生態服務供應商,迎戰北美銷售旺季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服役:BBC帶你登上「維克蘭特號」一探究竟
大寮社宅開工動土!陳其邁盼結合公共服務設施 打造大寮新都心
表揚特優暨資深里長 陳其邁肯定里長守護鄉里、協助推動各市政
2022台北城市博覽會 戶外尋寶活動倒數5天 萬元超商禮券等您來挑戰!
市集夥伴暢遊城博會 體驗台北的未來
台北市工業會暢遊城博會 體驗臺北未來
營造母嬰親善環境!大同醫院婦幼中心全新改造 接生「大同寶寶」
有朋自遠方來 金門縣府率隊參訪銀髮服務新創活力中心
發文挺楊丞琳?政委張景森兩度逆風:台灣網路不應染上小粉紅文革風
台北城博「共融社會」展覽系列講座 友善共融城市
北市府與國際扶輪3523地區攜手舉辦中秋敬老活動
2022雲林國際偶戲節轟動武林 偶戲無限大
全球創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這個荷蘭城市將禁止公共場合刊登肉類廣告
2022日月潭花火音樂嘉年華 活動預告精彩可期
超前部署國際觀光 雲林文化觀光再奪國際金獎
氣象預報》梅花颱風最快今晚生成!1圖看懂全台中秋賞月機率 中央氣象局:這天起開始下雨
高通中階晶片Snapdragon 6 Gen 1和4 Gen 1亮相 分別採用4奈米和6奈米
慶祝中橫關原站、澎湖馬公站開賣 台灣中油CUP&GO來速咖啡
南投縣6千名備選國民法官公開隨機抽出
彰縣府與中友百貨簽署合作備忘錄 結合在地業者邁向精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