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國慶、只有國殤」 香港民陣將於10月1日發起大遊行

2019-09-26 09:30
2019年9月,香港反送中示威,中國五星旗成了被抗議的對象(AP)
2019年9月,香港反送中示威,中國五星旗成了被抗議的對象(AP)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希望能夠通過26日晚間的「社區對話」活動,與民眾直接交流。不少示威者對此並不買帳。與此同時,「民陣」正在籌劃國慶日(10月1日)當天舉行大游行。

林鄭月娥24日對外界表示,已經有逾2萬人申請參加26日晚上在灣仔舉行的首場「社區對話」活動。而實際能參加的名額只有150人,相當於每個名額有135人爭奪。具體誰能參加,則將抽籤決定。

這也將是香港「反修例運動」爆發以來,特區政府首次試圖與民眾展開對話。林鄭月娥強調,這項活動旨在讓立場各異的民眾聲音得到傾聽。

不過,也有不少示威者表示,他們的訴求早已明確,因此對政府舉辦的對話活動不感興趣。

對話活動將在灣仔的伊麗莎白體育館舉行。附近多所中小學擔心,屆時會發生示威、堵路等事件,因此做出26日下午提前放學的安排。特區政府則已經表示,雨傘、頭盔、防毒面具等示威者常用裝備將不被允許帶入現場。林鄭月娥說,她希望社區對話活動能夠在和平、理性的環境中進行。

參與「反送中」抗爭的香港中學生越來越多。(美聯社)
參與「反送中」抗爭的香港中學生越來越多。(美聯社)

港區全國政協代表、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在接受香港電台採訪時指出,港府此次舉辦對話活動,具備一定的象徵意義,旨在顯示政府回復正常工作、積極管治,同時也希望爭取中間派、溫和派人士,讓他們轉向理解港府、減少對示威運動的支持。不過,劉兆佳並不認為「社區對話」能夠改變「勇武派」的看法。

「民陣」計劃新一輪示威

香港反對中共的聲音日益熾烈,香港大學甚至出現「天滅中共」的標語。(美聯社)
香港反對中共的聲音日益熾烈,香港大學甚至出現「天滅中共」的標語。(美聯社)

而在一星期後的10月1日,即中國國慶日,民間人權陣線(「民陣」)計劃舉行一場從維園道遮打道的大遊行。「民陣」已經在23日晚間公布了行動計劃,游行的主題將是「沒有國慶、只有國殤」。此外,「民陣」也計劃28日在金鐘添馬公園舉行集會活動,紀念佔中運動5周年,集會主題將是「反抗威權、迎接黎明」。

在連登討論區、臉書等社交媒體上,已經有網民表示,如果警方不批准「民陣」計劃的示威活動,就會在10月1日推動自發的「九龍大閱兵」,呼籲全民自發游走九龍地區。

2017年10月1日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灣的國慶煙火。(美聯社)
2017年10月1日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灣的國慶煙火。(美聯社)

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日前也發布報告,批評香港的言論與集會自由進一步受限。該組織德國分部總幹事貝科(Markus Beeko)指出,這一進程在2014年佔中運動期間就已開始,今年夏天港府粗暴對待示威者,則是這一進程的又一高峰。 (相關報導: 「反送中」引發家庭失和……當子女負氣離家,香港父母最大的困擾:怕下一個被捕的是自己孩子 更多文章

「人權觀察」(HRW)認為,香港的人權保護正在被港府以及中央政府不斷侵蝕,香港民眾踐行權利的行為,越來越被北京方面認作對中國國家安全與主權的攻擊。題為《北京在香港的紅線》之報告,收集了眾多記者、維權人士、學者、律師、非政府組織的證詞,還分析了一些法庭文書、媒體報導、圖片與影片內容。報告指出,許多活躍人士以及非政府組織職員都遭到了辱罵,批判性的聲音遭到「審查、跟蹤、威脅」。人權觀察呼籲,特區政府必須停止出於政治動機而去檢控和平示威者。

更多文章
花10元買報紙,中千萬的是你嗎?統一發票開獎了,趕快對獎!
訪KKBOX關心流行音樂產業 蔡英文推薦專屬3歌單:小英寫博士論文時聽的歌!
周末恐有熱帶擾動發展!氣象專家:不排除成為颱風「米塔」
沙烏地阿拉伯煉油廠遭到攻擊,會對國際情勢帶來什麼衝擊?
遭控偏頗報導香港反送中示威,中國官媒面臨英國監管機構8項調查!
「韓國瑜若當選,全台安眠藥需求絕對大幅上升」 柯文哲笑:我應先囤貨
十八新秀共競藝 南北劇團同參演
綠黨民調》郭粉回流?韓國瑜支持度略回升 與蔡英文差距縮小至14.3個百分點
你一定不知道的新竹湖口老街5個私房網美景點,隨手拍也秒變知性網美,這些地方好吃又好逛!
頻繁的洪水、猛烈的風暴、高漲的海平面、酸化缺氧的海水、重創的海洋生態……IPCC最新報告:救救海洋、救救人類!
科技冷戰》「貿易戰讓失業更糟,也不可能讓美國再偉大!」外資首席的警告,將會成真嗎?
吐槽新創團隊「大老闆沒時間聽你講」 柯文哲:電梯簡報最重要是「這件事」
高雄市議會「準時下班」挨批護航韓國瑜 孫大千:陳菊縮短質詢時間就可以?
「國民黨面對現狀恐輸掉一切」 楊世光公布民調:兩岸如此,2020也將如此
「中國正陷入一場經濟危機!」歐盟商會警告:國營企業拖後腿 成中國沉重負擔
高雄陳家祖產以「南和興產」名義賣給外資?監委質疑規避《土地法》、涉嫌逃漏稅!
《財團法人法》修法後半年才生效 陳啟川基金會助「親家」林文淵拿下台苯經營權 巧妙閃過「單一公司持股比率」規定
媽媽不好惹!母海象護子心切 隻身「擊沉」俄羅斯軍艇
風評:蔣介石佔地,李登輝賣地,趙少康賠款
陳立誠觀點:打文憑不如打風電
右上腹老是隱隱作痛,小心是膽結石來找麻煩啦!這4種人最容易中標
為什麼雌螳螂交配後,一定要啃掉伴侶的頭?科學家做實驗發現驚人真相:原來誤會大了
戴伯芬觀點:二次失業的教師
王瀚興觀點:讀書會好無辜?電影「返校」不告訴你的事
鄭兆希觀點:2020怎麼可能只有草包與菜包?
房子一旦成為凶宅,就沒辦法再住人了嗎?民俗專家曝妙方:這樣做49天就能化解
顧爾德專欄:七十年來幾個特別的中國國慶
觀點投書:準備迎接下一個沈淪的二十年
觀點投書:維護主權,蔡英文不如馬英九
邱坤良專欄:四十年前穿越花街柳巷的靈安社新「子弟」
觀點投書:很多事情, 民進黨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觀點投書:高雄治安小插曲,不是綠政客粉墨登場的舞台劇本
觀點投書:文憑,誰說了算?
「機遇」在人類歷史洪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選摘
亞洲盃女籃》半場領先衛冕軍日本遭逆襲 蔡佩真:自己打不好沒有藉口
烏克蘭門.華府風暴》白宮公布關鍵電話通話紀錄 為「川普彈劾案」踩足油門
屏東辦廢核再生活動計畫 為綠電取代核電做準備
減少139線事故 彰縣警局規劃攔檢勤務
高市議會定期大會 韓國瑜與民進黨團總召握手
青諮小組齊聚 共創青年資源
高市國慶舊鐵橋草地音樂會 多加利用公共運輸
高市環保小尖兵 檢舉領獎金
京華城被同集團中石化以372億元標回 將建頂級商辦園區
查陳明文高鐵掉300萬案 民進黨廉政會:尚難成案
籃球》寶島夢想家反撲未果復仇失敗 惜敗莫諾吸血鬼吞觀護盃二連敗
淡水交通有解?淡北道路二階環評初審過關 仍待雙北協商
不堪輿論壓力 2對同婚新人退出國軍集團結婚
呼應同婚合法化 女女百合戀《粉紅緞帶》奪金漫獎年度漫畫獎:希望每個人自由相愛
不只王金平拒簽「國民黨31大老聲明」 黃創夏爆:還有這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