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伯芬觀點:二次失業的教師

2019-09-26 06:50

? 人氣

兩岸情勢緊張,直接影響教師「流浪到中國」的意願,讓他們二次失業風險提高。(取自Pexels@pixabay/CC0)

兩岸情勢緊張,直接影響教師「流浪到中國」的意願,讓他們二次失業風險提高。(取自Pexels@pixabay/CC0)

教師節來臨前夕,好友Z面臨第二次失去教職的困境。2015年暑假過後,Z聽到同事之間流傳一個神祕來電,學校人事室行政人員會打給特定教師,詢問:「學校最近有優離、優退方案,你為什麼還不離、不退?」  Z有博士學位,研究與教學表現不錯,又或者是他刻意將手機設定改為拒接陌生來電,決定主動提出離職之前,始終沒有接到這通電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少子女化潮來臨之前,每學期依教師評鑑的分數排序,做為學校辭退教師的參考,通常最先考慮的是屆齡退休講師,因為成本太高,又無助於學校評鑑;或者是最資淺教師,以後進者先退為原則,像他這樣有十年以上年資助理教授離職者很少,因為他們是學校生產主力。

像是俄羅斯輪盤賭中自願舉槍者,砰的一聲,結束了在臺灣13年教職生活。提出辭呈之後,系上的同事看到他時會笑,彷彿鬆了一口氣,原本緊張的人際關係鬆了,大家還在盤算著誰是下一位離職者?在跑離職程序時,系主任用感謝的語氣表達慰留,還帶點歉意。這是他第一次失業的教師節,工作未滿15年,無法申請退休給付,但是可領一次給付45萬元,學校分三期發給。

竹市358位優良教師28日齊聚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站上教師節表揚大會接受表揚。(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圖為教師節表揚大會。(資料照/新竹市政府提供)

離開臺灣教職之後,很順利轉進福州的學校,福建省是中國用來招募臺籍教師的重點地區,有百位像他一樣的臺籍教師移民,形成一個臺籍教師社群。中國的學界比臺灣尊重教師專業,學生的學習意願較高,可以正常教學、研究,他也樂於將中國學生帶進專業領域,過了幾年教學相長的好日子。

中國政府雖然宣稱臺灣是中國一部份,但給予臺籍教師的待遇與外籍教師相似,依個人經歷、表現,給予3年一期的短聘,薪水大約臺籍教師的三分之二,但是扣除各種公積金、失業金、醫療金、費用,拿到的錢也不過30K左右,不過有安家費、住房津貼,再加上當地的生活物價較低,收入還算可以,只是來回兩岸的交通費比較貴,未來也沒有退輔保障。然而隨著城市生活費用水漲船高,沒有項目(研究計畫)的臺籍教師薪水越來不足以支持生活開支。

所有臺籍教師三年一到就會面臨轉職的問題,大陸學校很多,轉換不是問題,沿海城市由於薪資水平較高,競爭激烈,只能逐漸往內陸以及北方學校去找。近來中國高等教育擴張神速,每年約有5萬博士畢業,35歲的大齡博士逐漸形成人力過剩問題。

最近兩岸情勢緊張,更直接影響到學校招募臺籍教師的意願,在幾封求職信石沉大海之後,年過五十的他在這個新學期開始,終於再次面臨無書可教的窘境。這個30、40歲世代高學歷者的困境是臺灣90年代高等教育擴張的產物,諷刺的是當初決策者有不少人以終身特聘轉任私校、爭取延退,仍坐領高薪。在教師節來臨前夕,臺灣四萬餘位大學教師迎來的是未來可能失業的焦慮與不安,呼籲基層教師集體加入教師會,少了假期、沒有學生祝福的教師最後可以捍衛的,只剩下為人師表的勞動尊嚴、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了。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