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病毒似乎已悄悄變臉!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PO文示警,新冠病毒2025年最新版本「性格大改變」,變得更加「低調潛行」。現在染疫可能不再出現典型發燒、咳嗽或喉嚨痛,卻仍可能悄悄造成肺部「毛玻璃狀發炎病變」。黃軒提醒,想及早發現異狀,得留意更細微的五大「訊號燈」。
新冠變異株「潛伏」性增強:得過、打過疫苗都可能再中鏢
黃軒指出,目前流行的新冠變異株如KP.2、JN.1、XBB等「FLiRT家族」,比舊病毒株更容易人傳人。即使曾感染新冠病毒或已完整接種疫苗,仍有再次染疫的風險。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新型變異株的外表症狀可能像普通感冒或腸胃炎,但肺部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出現「毛玻璃」狀的病變,增加診斷難度。
不發燒、不咳嗽?小心這5個「隱形警訊」
黃軒特別提醒,現在的新冠變異株非常低調,常常不發燒就悄悄入侵人體。因此,若要捕捉它的蹤跡,必須留意以下五個更細微的「隱形警訊」:
1.腹瀉: 可能被誤以為只是吃壞肚子。
2.全身無力: 容易被當成熬夜沒睡飽。
3.頭痛: 或許被歸因於讀書或滑手機過久。
4.喉嚨輕微乾癢: 不是劇烈疼痛,常被忽略。
5.嗅覺變鈍: 需要仔細留意才能發現異狀。
疑似染疫怎麼辦?觀察48小時並戴口罩
若出現上述疑似症狀,黃軒醫師建議先觀察48個小時。如果症狀加重,例如呼吸變得急促、腹瀉不止或持續性頭痛,應立即就醫。若症狀沒有惡化,也別掉以輕心,應在家多休息。此外,前往捷運、電梯、醫院等公共人多場所時,務必記得佩戴口罩,以保護自己與他人。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昨日(5月20日)表示,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5月12日至5月19日已新增93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4例死亡病例。疾管署預估,本波疫情將於6月中下旬達到高峰。為有效預防新冠中重症,疾管署再次強調,接種新冠JN.1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相關報導: 新冠疫情又起,醫生曝「常見3症狀」:這次中標真的非常不舒服!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