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大立光電應即早跟上再生水腳步

2016-01-26 06:40
科技企業應積極跟上再生水的腳步。
科技企業應積極跟上再生水的腳步。

大立光電公司執行長林恩平日前透過媒體抱怨,位於台中精密機械園區的新廠,有用水不足問題,但政府卻不幫忙。其實不是政府不幫忙,是他自己沒跟上台灣水資源政策的腳步,還停留在凡事向政府張口要的舊思維。但台灣已經處在枯旱不明的氣候變遷環境,企業應即早建立備用水源系統,給自己買一張不缺水的保單。

這件事的緣由是,台中精密機械園區於2006年環評差異分析變更時,修正園區用水量平均每天3,361噸,最大用水量4,150噸。園區管理局已將這些水全數分配給區內廠商,大立光電分配到352噸,原本夠用,但後來又提出要增加到2,060噸,幾度拜會經濟部,也曾經自己承諾要提高用水回收率來因應。

台中市政府也釋出善意,短期希望調度園區內已分配出去、但還沒用到的水源給他,另外也協調提供文山、水湳兩座水資源回收中心的再生水供應,還不需要他投資再生水廠。但大立光電不願意,並指再生水只能用於灌溉、洗地,無法用於製程。

來源:大立光官網
來源:大立光官網

發展再生水可解缺水困境

這真是對再生水的重大誤解,在國外,包括美國、墨西哥、以色列、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日本等都已發展再生水超過10年,缺水的新加坡,再生水已達到全國用水量30%,預估2060年還要再提高到55%,擺脫缺水要倚賴別人的困境。

在國內,已有許多廠商意識到未來的缺水困境,早早就投資回收水或再生水廠。例如台積電已訂出未來的節水目標,2020年要比2010年每單位用水量減少30%,目前廢水回收已能分類到36種,以利於廢水回收做得更精細。

另一個例子是,位於桃園的中華映管龍潭廠、友達光電龍潭渴望園區廠,因應霄裡溪事件而研發的「廢水全回收、零排放」製程去年底已成功運轉。兩家公司分別投資11億元及12億元,原本每天用水量合計4萬噸,製程全回收後減到1萬噸,足足少了75%用水。不但為缺水做好萬全準備,也減少廢水排放。

台中市近年來發展快速,已經是一個嚴重缺水地區,目前每天供水140萬噸,未來不足28萬噸,而且成長的用水都是因為工業用水。去年大旱期間,為了供應工業用水無缺,休耕41,000公頃農田、石門水庫百萬家庭供五停二長達一個月。為了不讓工業用水影響民生及農業,經濟部定調未來政策是「工業用水零成長」。

再生水被用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灌溉公園的和市政景觀的植物。(Tempshill/維基百科)
再生水被用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灌溉公園的和市政景觀的植物。(Tempshill/維基百科)

台中已是缺水地區,企業應共同面對

所以不是經濟部或台中市政府要為難大立光電,他們對其他企業也一視同仁、甚至更嚴苛,因為如果不控管每一個開發案的用水,整體用水量很快就會爆增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一是,去年三月台中市政府與內政部、經濟部簽訂「福田再生水廠意向書」,未來生產的再生水將提供給台中海線新增的投資廠商使用。

另一個例子是,科技部中科管理局為台積電晶圓十奈米廠開發的「中科大肚山園區」,每天用水4.7萬噸,水利署也沒有額外多給中科管理局水,而是要求他從原本核給中部科學園區13萬噸水的額度中自行調撥。未來中科用水如果還要增加,同樣地中科管理局也要自己想辦法,使用再生水或是提高用水回收率。

去年底三讀通過的《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就是為了落實工業用水零成長政策,授權水利署在核發新開發案時,若地點位於缺水區,可指定該企業用一定比例的再生水。如果是已經設立的企業,經水利署查核各年實際用水,與用水計畫書內容有差異時,可要求企業提差異分析報告,水利署在審查並調整這份用水計畫書時,也可以強制指定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水,讓企業負起部分自籌水源責任。

再生水的運用已愈來愈廣,技術更早已不是問題,問題出在台灣的自來水太便宜,一度水的生產成本約10元到12元(沒有算建造水庫及維護成本),但再生水約18元(沒有計算管線及設置成本),企業不願意使用的原因是心態。

這兩天全台出現的超級寒流,讓我們見識到氣候變遷的威力,氣候變遷的影響還包括水資源,這個我們也見識 到了,前後兩年,有時枯旱、有時多雨,兩種情境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完全不同。但要保持城市的永續,卻不容許出現這種差異性,而關於水資源是有因應方案的,但需要政府、企業、人民共同的努力。 (相關報導: 朱淑娟專欄:國民黨不應為了政治盤算,解編玉峰堰水源保護區 更多文章

*作者為獨立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買辦集團面臨瓦解 兩岸重建溝通管道 藍綠都傷神
徐和謙觀點(1):這一次,國民黨恐怕真要掉下歷史的舞臺了
【黃益中專欄】你還傻傻相信「全面免試入學」?
不敲議事槌的黨主席,蔡英文五十歲以後跑三點半
張宇韶觀點:蔡英文將面臨的執政挑戰
鄭致文觀點:今夕是何年?毛治國是「皇親國戚」?
觀點投書:從「關黨工人」談谷底的國民黨
觀點投書:選制要改革 ,改革要批判
觀點投書:國會何妨創設內閣面試合格前的「試用期條款」
觀點投書:我才發現,原來白色恐怖的陰影一直都在
吃不好穿不暖 兒盟調查:3成偏鄉孩童保暖衣物不足
陳保基:極端氣候來得快又猛,對農漁業傷害遠大於自由貿易
台彩春節再加碼,除夕到初七 大樂透多800組百萬獎
彰基四癌篩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教學資訊更透明 未來大學課程將列為公開資訊
數十萬尾虱目魚凍斃 彰化沿海漁民淚灑鱼塭打撈
新北推幸福巴士體驗 199暢遊2家觀光工廠
女子搭火車睡過站 警協助送返
趙藤雄批北市府處理大巨蛋粗魯無禮 柯文哲:公安問題 不會退讓
不排斥參選,口譯哥趙怡翔:自認還需要多多學習
「得登革熱也不能請病假」,大學兼任教師,要求適用勞基法
田尾替代役男關懷獨老 協助居家打掃備感溫馨
社會有溫暖 內天后宮五千斤白米贈弱勢
文山獨老歲末園遊會 有吃有拿長者樂開懷
抓住春節的尾聲 雲品酒店邀情人2月14日度浪漫佳節
西城輕旅行蓮潭西子灣輕鬆玩 觀光局推一日遊好玩卡
北投桶柑節登場 酸中帶甜採果正「得時」
大東門福德正神壽典 平安壽麵善信呷免驚
提升服務永續經營 北富銀建成分行重新改裝 
農曆尾牙 國光里土地公廟請吃平安湯圓贈春聯
朱立倫出席國小校長會議 勉勵校長莫忘教育初衷
高市文化局二二八系列活動 共聆共影共憶不可或忘的歷史
消防安全演練 強化大賣場緊急應變能力
關懷偏鄉弱勢學童 台灣環保協會認養圓夢
捐血地圖戳章 帶您走遍桃竹苗中心
有線電視助弱勢減免收視費 黎安里民「揪甘心」
愛在大寮 台灣中油寒冬送暖
天氣爆冷!戶政所提供暖暖薑茶 洽公民眾揪感心
讓市民歡喜過新年 楊梅分局春安協調會
嘉縣養殖業寒害災損嚴重 估至少超過五千萬
提前送福賀好年 嘉市府春節前夕慰問身障機構
賞雪車輛墜落大雪山林道山谷 夫妻倆死亡
強烈寒流肆虐 張花冠巡視農損情形
警不畏霸王寒流 堅守岡位緝毒不手軟
讓中正大學「食」在安心 營養師蘇芬玉把關校園食品安全
大久保麻梨子帶路逛三井 品嘗日本美食
永齡基金會捐千萬購棉被 助弱勢寒冬過好年
失智老婦天冷走失街頭 暖警積極尋回揪感心
疊杯賽選手拜會桃議會 邱奕勝贈獎牌恭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