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找一份工作,而是找一個家庭:《嗜讀者》選摘(1)

2018-12-03 05:10

? 人氣

作者 羅伯.葛特利。(圖/取自網路)

作者 羅伯.葛特利。(圖/取自網路)

長久以來,只要有人問我到底要不要寫回憶錄或自傳,我的回答總是千篇一律:編輯寫回憶錄,講來講去不都是一件事:「然後呢,我就跟托爾斯泰說啦:『李奧,別老寫戰爭!就不能寫點和平嗎?』」但是,出於種種原因,比如說,有些小事情,還是講清楚以正視聽比較好;又比如說,我還想談談關於編輯、出版、甚至自己的一些事情,所以,到頭來我還是變卦了,所以,我也得了「托爾斯泰症候群」。雖然這是意料中事,我還是有點氣自己。畢竟,要說編輯與出版,卻不用自己經手的書做例子,我就是做不到。總而言之,往日種種,不外「這是我做的」、「那也是我做的」,形諸文字,自然也都是自己願意記得的成就,就像李奧一樣 。

二○一五年七月五日,是我慶祝(如果這個字用的對)我在出版業工作六十周年紀念。六十年前的這一天,我開始在「賽門與舒斯特」工作,跟斐麗思.李維坐在新老闆辦公室外面,等著被交代工作。倒不是我喜歡聽命行事,但我有什麼選擇呢?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愉快度日,並且還有錢領。我的運氣在於,我所有的工作都與閱讀分不開。閱讀是我最想做的事,而且是我知道我很在行的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我發現,原來出版工作還有一個非常吸引我的地方:它是個團隊行業。我從小我就獨來獨往,但我發現與一小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相處快樂多了。換句話說,我要的是一個家庭。真的,尼娜、斐麗思和凱,還有其他人,都成了我不曾有過的家庭的一份子,一個不斷膨脹的家庭。卡特魯拉一家、蒲文森一家、里希勒一家、珍奈特. 馬爾侃、黛博拉.羅傑斯,他們不僅是同事和(或)朋友,而且彼此以不同的組合與日益親近;跟我、瑪麗亞和我們的小孩也是。

我回頭翻看前面的章節,看見自己不斷提到友誼和家庭。我小時候不算是個好孩子。整體來說,我是負責的人,但不算是好兒子。先生呢?得問瑪麗亞。父親?我是好爸爸,至少對麗茲來說是的。我不知為何,在她眼裡,我是沒什麼差錯的父親,話說回來,她非常隨和, 所以我出差錯也不容易。羅傑?他六十三歲的時候和他十歲的時候一樣友善,我非常喜歡他,可是我們的人生交會不多。尼基?我已經竭盡所能(比不上瑪麗亞盡力),他也終於成了一位輕鬆自在、有魅力的怪角色。好老闆?我相信是。好編輯?大概是。好出版人?是的。原因是,雖然我了解出版是遊戲,但我認真以待。總言之,朋友,是我最成功的身份,因為那是我最自然的狀態。百分之百的親密和壯麗的熱情不是我的風格;分享興趣、好感和憂慮才是我人生的基調。

我還在尋找,尋找我可以成為一份子,或幫忙塑造我得以融入其中的家庭。我的生活配置有點怪。一年有三分之二時間住在紐約,我喜歡住在那裡;此外,只要我還在替《觀察家報》寫舞蹈專欄,我就必須住在那裡,因為每年都得去看很多舞蹈表演(說好聽點,大部分舞蹈演出都讓我失望。)不容易的,因為我身體已經不如以往,人體是會退化的。一年兩次,每次大約一個月或多一點,我住在Villa Serena,也就是我們在邁阿密海灘的房子;此外,我一年會住在巴黎的公寓兩次, 每次停留時間差不多。我想,房地產也成了我蒐藏的標的,雖然我從不刻意買房子(瑪麗亞蒐集的那棟房子在鄉下,她蓋的,但我不常去。房子很漂亮, 環境也很好,她很愛,但對我來說,它有個躲也躲不掉的缺點:房子就在大自然中。) 我六十多歲時,我的錢已經多到遠超生活所需,我覺得可以用這些錢豐富生活,不必全部存起來或隨著市場波動增減。一時衝動,我就買了佛羅里達州的房子;巴黎的公寓,也是。每一個地方,都給了我新生活,和新家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