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豁免電子產品關稅是對中國服軟?學者曝警訊:恐還有其他新招出爐

2025-04-13 11:29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手機、電腦、通訊設備、處理器、顯示器等電子產品,不受對等關稅影響。(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手機、電腦、通訊設備、處理器、顯示器等電子產品,不受對等關稅影響。(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風暴席捲全球,繼日前暫緩多國對等關稅90天候,川普再度宣布,手機、電腦、通訊設備、處理器、顯示器等電子產品,不受對等關稅影響。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發文分析,川普近來的關稅政策應是工具而非目標,且若政策隨時可因受到壓力調整,難以建立可信度,川普恐怕還有其他新招可能出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翁履中表示,川普政府周五晚間突然宣布最新關稅豁免政策,將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半導體與多項電子元件排除在互惠關稅之外,使蘋果、戴爾等主要科技企業暫時躲過一場重擊。這項命令由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深夜發布,列出近二十項豁免商品,包括晶片、快閃記憶體與電視顯示器等,被外界解讀為川普對高科技產業讓步的明顯訊號。

翁履中提到,這項讓步發生在中國政府於同日凌晨宣布對美國所有商品徵收高達125%關稅後,外界原本預期美中關稅戰將進一步升級。但川普政府卻選擇對部分電子產品開放豁免,等於讓價值數百億美元的科技商品免於最高145%的進口關稅衝擊。尤其蘋果公司原本可能需為每台中國製iPhone支付超過700美元的稅額,若無此豁免,無論是轉嫁成本還是自吸損失,對蘋果及其消費者都是沉重壓力。

翁履中說,但這項政策也引發新的爭議「為何科技大廠獲得優待,卻讓服飾、家具、玩具等產業繼續承擔重稅?」有批評認為,川普的「經濟民族主義」與「製造業回流」承諾,正在現實面前出現破口。美國消費者科技協會未立即回應評論,但這項決策無疑讓白宮難以解釋其關稅政策的一致性與公平性。

祭關稅迫使科技業回美設廠?翁履中:有誘因也得耗時多年

翁履中指出,更諷刺的是,川普原本的關稅計畫意在迫使科技業供應鏈回流美國,強調「把iPhone組裝工作帶回國內」,但事實上,根據Evercore ISI研究顯示,美國目前幾乎不生產智慧型手機、筆電等設備所需的主要元件。蘋果超過80%的產品仍在中國組裝。儘管川普盟友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聲稱「數百萬人會來美國擰螺絲」,但專家普遍認為,即使有政策誘因,也需要數年才能建立生產能力。

翁履中認為,這次的豁免,明顯是川普政策出現裂痕的警訊。當川普高舉「互惠關稅」與「製造業回美」旗幟不久後,就對高科技領域開後門,透露出巨大來自市場與企業的壓力。他知道,若讓科技巨頭如蘋果承受沉重稅負,不僅市場將出現震盪,也可能影響國內輿論與企業支持度。

翁履中強調,關稅應是工具,而非目標;若政策隨時可因壓力調整,難以建立可信度。同時,選擇性豁免的結果,也可能讓其他產業與國際夥伴對美國政策的穩定性產生疑慮,不過川普不會輕易承認錯誤,對中國來說,這可能意味著還有其他新招可能出爐;對其他國家和企業而言,應該已經清楚認知到,學習面對突發狀況,是川普時代的必修課。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川普想通了?豁免電子產品關稅「科技七雄鬆口氣」 謝金河喊:台灣出現第一個吉兆

‧ 川普一句話台股如洗三溫暖 阮慕驊傳授2投資心法:道理簡單但多數人做不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庭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