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博洲  

約 17 項搜尋結果
作家藍博洲14日下午在台大演講「尋找被遺忘的台大人」,由研究台灣文學的台大中文系特聘教授陳昭瑛主持。(台灣民眾文化工作室提供)

「有些作家很著名但不重要」 台灣左翼文學命脈已中斷?台大學者感嘆「這件事」

蘇新《憤怒的台灣》新書發表會12日下午於桃園舉行,人間出版社發行人、作家藍博洲(中)強調,該書突顯了過去歷史從來不是切割中國、孤立台灣。(人間出版社提供)

老台共蘇新《憤怒的台灣》33年後再度問世 作家還原「認賊作父」史觀:割台屈辱與反殖歷史從未切割中國

《憤怒的台灣》與《台灣二月革命》,都是有關二二八事件的第一手史料,但在台灣,它們一直都是敏感的禁書。圖為228七十八周年紀念行動。(資料照,劉偉宏攝)

藍博洲專文:「憤怒的台灣」見證兩岸又瀕臨悲劇邊緣

監獄放風中庭。圖為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資料照/梁溶珈攝)

藍博洲專文:《台北戀人》以史為鑒,融合兩岸三地歷史共情

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電視主持人張雅琴「雅琴看世界」專訪時挑戰北京對台灣的主權主張,並質疑中國對所謂維護領土完整的立場。(取自Facebook/張雅琴主播)

張鈞凱專欄:賴式「鬥雞史觀」,錯把無知當個性

告別式發放的生平資料指出,陳映真為「海峽兩岸最具影響力的台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陳映真先生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資料照,來源:陳文發/文化部官網)

陳映真告別式今北京舉行 60台灣親友送最後一程

作家藍博洲《幌馬車之歌續曲》新書發表會,白色恐怖受難者李蒼降的妻子李曾碧麗及女兒李素慧一起出席。(陳明仁攝)

父親遭槍決 母親被刑求到早產…在白色恐怖時代險夭折的她 仍守著先人的理想

作家藍博洲『幌馬車之歌續曲』新書發表會。(陳明仁攝)

時隔15年 ,藍博洲再次書寫白色恐怖受難者青春

當年武裝反抗的二七部隊突擊隊長陳明忠,出席二二八暨白色恐怖受難者座談會,並現身說法。(陳明仁攝)

當年組「二七部隊」武裝反抗,陳明忠詮釋二二八:人民對抗腐敗政府,非省籍之爭

作家藍博洲主持二二八暨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座談,並觀賞採訪第一手參與228記者及運動者的《證言228》。(陳明仁攝)

他們寫下二二八首篇報導,報社扣押不敢發 印刷廠工人:不發就燒廠

「幌馬車之歌-鍾浩東與蔣碧玉的亂世戀曲」特展14日起於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展出。(葉信菉攝)

白色恐怖受難者鍾浩東百年誕辰 人權館辦「幌馬車之歌」紀念特展

《重現狂飆年代國際論壇》第二天議程,回顧從白色恐怖到解嚴,重新找回台灣活力的歷程。(洪與成攝)

狂飆年代論壇:解嚴開放為台灣重新注入活力

四六事件發生時,軍警要進入校園拘捕學生,台大校長當年說的名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六十六年後再被太陽花學運用以對抗警察。(取自臉書)

好書選摘:《台北戀人》(5):尋訪

黃旭東(右2)與鄭堅(右1)都是四六事件的親歷者。左為他們青年時期的對照。(取自大陸網站)
以二二八事件創作版畫作品〈恐怖的檢查〉的黃榮燦,四六事件時參加麥浪歌詠隊,1952年殞命於馬場町。(取自台語文數位典藏資料庫官網)
知名報導文學作家藍博洲最新作品《台北戀人》,以小說形式書寫「四六事件」的歷史真貌。(取自藍博洲臉書

好書選摘:《台北戀人》(2)─歸鄉(下)

報導文學作家藍博洲最新作品《台北戀人》以小該形式,呈現「四六事件」的歷史真貌。(印刻出版提供)

好書選摘:《台北戀人》(1)─歸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