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藍博洲 文章列表
#
藍博洲
約 1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文化
「有些作家很著名但不重要」 台灣左翼文學命脈已中斷?台大學者感嘆「這件事」
近期執政黨力推「大罷免」,許多台灣文學作家加入連署聲援,讓文學、政治與社會的關係備受議論。台大中文系特聘教授陳昭瑛在一場活動上表示,「有些作家很著名但不重要,有些作家非常重要卻不著名,這是學者做研究、在課堂上講學要特別挖掘出來的。」她也感嘆,台灣左翼文學命脈沒有中斷,可是越來越衰微。
張鈞凱
2025-04-16 20:00
左翼文學
報導文學
台灣文學作家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文化
老台共蘇新《憤怒的台灣》33年後再度問世 作家還原「認賊作父」史觀:割台屈辱與反殖歷史從未切割中國
由老台共領導人之一蘇新撰寫的《憤怒的台灣》新版問世,出版方結合台灣建省140年、馬關割台130年、台灣光復80周年等歷史紀念,將新書發表會安排為「馬關割台與霧峰林家的抉擇」座談會。人間出版社發行人、作家藍博洲在會上闡述新版意義,在於當前台灣社會長期受制於單一化、去脈絡的歷史敘事,將台灣百年來的抗日反殖歷史,扭曲為認賊作父的政治工具;《憤怒的台灣》突顯了過去歷史從來不是切割中國、孤立台灣,反而體現了兩岸民眾命運共同體的歷史事實。
兩岸中心
2025-04-14 11:45
蘇新
台共
台盟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藍博洲專文:「憤怒的台灣」見證兩岸又瀕臨悲劇邊緣
這本《憤怒的台灣》,是1947年至1949年,蘇新流亡香港時期撰寫的台灣史著作,時間從荷蘭佔領以前一直到國民政府遷台前夕。
藍博洲
2025-04-13 07:10
藍博洲專文
藍博洲
蘇新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藍博洲專文:《台北戀人》以史為鑒,融合兩岸三地歷史共情
1975年秋天我在休學晃盪而徬徨少年時偶然接觸了文學,隨即立志以寫小說為人生的志業而持續閱讀各種經典,大學時候的1982年在熬不過思想沒有出路的苦悶的一個冬夜開始提筆寫小說,後來想把小說寫好,就去參與各種社會、政治運動,再後來怕把筆丟了,也為了可以繼續參與運動,豐富生活體驗,提高思想視野,就去小說家陳映真先生的《人間》雜誌做報導文學。因為這樣,我偶然與長期禁忌而不為人所知的二二八及其後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台灣歷史相遇,從而找到思想的出路與安身立命的寄託。我於是展開至今仍在進行的台灣民眾史的調查研究與寫作。
藍博洲
2025-02-09 05:40
藍博洲
藍博洲專文
台北戀人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賴式「鬥雞史觀」,錯把無知當個性
賴清德總統就任百日,接受綠媒節目專訪,展現「霸氣」的「鬥雞史觀」,搬出166年前的《璦琿條約》,稱陸方不敢拿回19世紀外東北的失土,以此為其「兩國論」背書,並「證明」中國的「霸權野心」。隨後「內宣」一片歌功頌德,讚揚賴總統「戳中北京軟肋」、「戳破中共謊言」云云,甚至以引來外媒關注為傲。
張鈞凱
2024-09-09 06:10
賴清德
璦琿條約
雅琴看世界
新聞
兩岸
國內
陳映真告別式今北京舉行 60台灣親友送最後一程
作家陳映真11月22日於中國北京病逝,享年79歲,告別式於今(1)日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許多文壇好友都前來送陳映真最後一程。
杜承翰
2016-12-01 19:00
陳映真
藍博洲
告別式
新聞
國內
父親遭槍決 母親被刑求到早產…在白色恐怖時代險夭折的她 仍守著先人的理想
1991年《幌馬車之歌》出版,50年代台灣白色恐怖的黑暗過往得以撥雲見日,白色恐怖受難者鍾浩東及妻子蔣碧玉的故事逐漸浮影,再現悲戚時代痕跡。但隨著時光洪流的刷洗,白色恐怖的故事儼然將消失殆盡,作家藍博洲不忍前人歷史湮滅而扭曲,毅然決然追尋他們的時代印記,13日發表的《幌馬車之歌續曲》圍繞著「基隆中學《光明報》事件」,為李蒼降、藍明谷、邱連球的時代故事留下紀錄。
黃麒珈
2016-10-13 21:59
白色恐怖
藍博洲
幌馬車之歌續曲
新聞
國內
時隔15年 ,藍博洲再次書寫白色恐怖受難者青春
「瘖啞了數十年後,他們的理想,才得以在台灣社會公開。」作家藍博洲所著《幌馬車之歌續曲》13日下午公開發表,承襲《幌馬車之歌》的深刻寓意,再吟唱出另3位政治受難者的青春之歌。藍博洲說,10月14日是白色恐怖受難者鍾浩東、李蒼降、唐志堂的犧牲日,特別選在天未亮前藉另一種方式舉行追思紀念。
黃麒珈
2016-10-13 21:25
白色恐怖
侯孝賢
藍博洲
新聞
政治
當年組「二七部隊」武裝反抗,陳明忠詮釋二二八:人民對抗腐敗政府,非省籍之爭
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與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8日於台北市撫臺街洋樓(原《人民導報》辦公室)舉辦「紀念二二八事件69周年」座談會,播映由著有《麥浪歌詠隊》、《沉屍‧流亡‧二二八》、《幌馬車之歌》的作家藍博洲,尋訪因二二八事件而被迫流亡的第一手歷史見證者,所製作的紀錄片《證言228》;並邀請「台灣民主聯軍」突擊隊長、兩度被捕入獄的陳明忠、年僅16歲就因「鹿窟武裝基地案」入獄10年的王文山等,訴說這段血淚交織的過去。
華智豪
2016-02-29 12:25
二二八事件
藍博洲
陳明忠
新聞
政治
他們寫下二二八首篇報導,報社扣押不敢發 印刷廠工人:不發就燒廠
「2、3千餘名群眾包圍警察總局,僵持約1小時後,人群中忽然喊出『將兇手交出來,交給我們處理』,隨即群眾跟著喊聲衝進警察局。警察局長臉色鐵青,支吾其詞,又拖延了1小時,後來才說兇手已交給憲兵隊了,群眾隨即前往包圍附近憲兵隊……我和同報社記者周青商量寫篇報導發出去,由他寫前半段,我寫後半段。完稿後,報社竟不敢發。經過激烈爭執,印刷廠的工人出來說,如果這篇報導不發,就要把印刷廠燒了,這才順利發出去。隔日清晨4點出報,6點《中外日報》就被搶購一空,第一篇最完整的事件消息傳遍全台南北……。」
華智豪
2016-02-29 11:52
二二八事件
藍博洲
中外日報
新聞
國內
白色恐怖受難者鍾浩東百年誕辰 人權館辦「幌馬車之歌」紀念特展
對於白色恐怖,你了解多少?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14日起舉辦「幌馬車之歌」紀念特展,紀念在白色恐怖中受難的鍾浩東及蔣碧玉等受難者。策展人藍博洲表示,台灣過去很多歷史被掩蓋,因為不了解過去,而看不清現在,因此有許多歧見,希望大家應該多了解過去,才能對未來有更清楚的看法。
方炳超
2015-10-15 10:58
白色恐怖
藍博洲
幌馬車之歌
新聞
國內
狂飆年代論壇:解嚴開放為台灣重新注入活力
「重現狂飆年代」國際論壇,9日邀請前立委朱高正、成功大學教授鍾秀梅、作家藍博洲,以台灣的理想主義為題進行討論。除了討論近代台灣的政治情勢發展外,也提及國際政治思潮對台灣的影響。
洪與成
2014-11-09 20:45
解嚴
藍博洲
狂飆年代
評論
好書選摘:《台北戀人》(5):尋訪
老周,這次的絕食鬥爭之後,監獄當局可能是害怕事態擴大,影響形象,特別允許他們這些學生「犯人」享受國軍士兵的伙食待遇。
藍博洲/印刻
2014-09-26 05:43
四六事件
好書選摘
台北戀人
評論
好書選摘:《台北戀人》(4)─風暴
今晚怎麼這樣安靜?
藍博洲/印刻
2014-09-25 05:31
四六事件
好書選摘
台北戀人
評論
好書選摘:《台北戀人》(3)─浪花
一個有月光的晚上。
藍博洲/印刻
2014-09-24 05:27
四六事件
好書選摘
台北戀人
評論
好書選摘:《台北戀人》(2)─歸鄉(下)
會議之後,老朱連夜寫了一首題為〈我們吃不飽〉的打油詩,首先點燃了星星之火:
藍博洲/印刻
2014-09-23 05:18
四六事件
好書選摘
台北戀人
評論
好書選摘:《台北戀人》(1)─歸鄉(上)
老周,飛機終於滑行到起飛的跑道了。
藍博洲/印刻
2014-09-22 06:05
好書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