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周處不知道自己是周處,如何除三害

2024-12-09 05:40

? 人氣

民眾黨3日至勞動部前舉行「官僚殺人,全民怒吼!」記者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民眾黨3日至勞動部前舉行「官僚殺人,全民怒吼!」記者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近來公務機關的霸凌案沸沸揚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於是,議會質詢、立院質詢也跟著沸沸揚揚起來。

其實這也只是個誤解,只要是這段期間,一直以來其實也都是如此沸騰;只是當主題轉到討論不合理的溝通態度、不合理的工作量和不合理的期限要求,圍觀這個過程的感受突然微妙起來。

周處們蜂擁起來積極想幫忙根除公務界的害,卻忽略了自己也是用一樣的態度在荼害大家--

咆哮著質問公務人員的主管,怎麼處理管理態度不良的問題。

用雪片般飛來的索資案淹沒基層人員。

最後,再給一個極度不合理的索資期限,晚上六點半來,明天早上請回復。

各種外人對於公務機關壓力的分析,總是不脫科層體制如何壓榨基層人員,殊不知基層人員不敢抵抗主管,不敢冒險透過體制內申訴,正是因為害怕體制的報復和仇視;但同樣的,整個公務機關面對民意代表或是立法委員各種不合理的要求、關說、斥罵、介入行政權的運作只敢消極承受卻不敢抵抗,也是一樣的原因,怕被報復、怕被動不動叫去民意代表辦公室「研商」、怕預算動輒被暫擱、怕又再被要求各種讓基層忙翻的索資。

若說人力被總員額侷限、待遇被法令所侷限、申訴被科層體制所侷限,是公部門壓力的來源;那民意代表為所欲為的索求、輿情現在立刻馬上必須給出回覆的時效壓制,和陳情案常常出現無的放矢和外行指導內行的建議,又何嘗不是北市府做為首善之都的原罪?

所以說要如何降低公部門的不當對待,不能提升人力,不能降低工作量,只能放寬期限。

不能減少輿情、議員案、人民陳情,是否應考慮針對相關的來源給予獎金補償--讓基層人員焚膏繼晷處理這些額外案件的同時,可以得到額外的心理補償。

至於甚麼心理假,請假並不會讓工作減少,請完假壓力更大。長官們還是醒醒吧,別鬧了。

*作者為基層公務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