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脂肪肝藥物問世邁進一大步?日本研究發現改善機制 還能同時助減重

2024-12-09 01:10

? 人氣

目前醫學上並沒有針對脂肪肝的有效藥物,但日本研究團隊發現改善脂肪肝的動物實驗機制,可能有助研發預防藥。(資料照,取自PhotoAC)

目前醫學上並沒有針對脂肪肝的有效藥物,但日本研究團隊發現改善脂肪肝的動物實驗機制,可能有助研發預防藥。(資料照,取自PhotoAC)

日本研究團隊在老鼠動物實驗中發現,如果增強存在於肝臟細胞表面的特定「膜蛋白質」作用,在改善脂肪肝同時還能抑制體重增加。這項發現可能有助研發預防脂肪肝或肥胖的藥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東北大學教授井上飛鳥等人透過動物實驗,發現有關改善脂肪肝的新生物反應。

脂肪肝是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過度囤積肝臟內的狀態,目前普遍認為過度飲酒與肥胖等是發生主因。脂肪肝會造成肝臟功能逐漸降低,最終 有可能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等情況。

目前醫學上並沒有針對脂肪肝的有效藥物,主要治療方法為飲食控制及運動等生活習慣改善。

日本研究團隊著眼存在於肝臟細胞表面的特定「膜蛋白質」,並製造了一個能透過人為控制這種「膜蛋白質」作用的蛋白質。研究團隊讓其在老鼠肝臟內作用並調查具有什麼樣的功能時,發現能促進囤積在肝臟內的中性脂肪分泌,改善脂肪肝。

實驗為了讓老鼠變胖,讓老鼠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並分成兩組進行觀察,兩組老鼠的食物量相同。結果顯示一般的老鼠開始變胖時,體內有「膜蛋白質」作用的老鼠體重並未增加。

研究團隊詳細調查能量代謝時發現,體內有「膜蛋白質」作用的老鼠能量消耗量有所增加,同時其體質也發生變化,能讓脂肪更為燃燒。

不過,研究團隊也發現臨床應用的課題。只要增強「膜蛋白質」的作用,血液中存在的中性脂肪數量也會增加,提高動脈硬化或心肌梗塞的發病風險。

井上說,「因為目前有減少血液裡中性脂肪數量的藥物,只要同時使用的話就能降低風險」。

研究團隊未來將進一步查明肝臟細胞如何分泌中性脂肪的詳細機制,希望有助研發預防脂肪肝與肥胖的藥物。由於人體內存在跟老鼠一樣的「膜蛋白質」,也將驗證動物實驗發現的現象是否同樣出現在人體上。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疑打疫苗成「痛痛女孩」求償遭拒 最高行政法院判衛福部重審

‧ 輪椅族在家動起來!國建署推無障礙運動訓練影片 4大主題、強度循序漸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