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議題台灣正上演 33萬女性照顧家人退離職場

2023-10-22 10:29

? 人氣

以2022年數據來看,台灣女性為了照顧老人、小孩等因素而退出勞動市場的人數高達33萬人。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以2022年數據來看,台灣女性為了照顧老人、小孩等因素而退出勞動市場的人數高達33萬人。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戈丁對勞動市場性別差距提出深刻見解,拿下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勞動市場性別差距不只美國,台灣也是現在進行式,去年就有33萬婦女為了照顧家人而退離職場,顯見「結婚生子」確實是女性的重大轉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戈丁(Claudia Goldin),表揚她揭開勞動市場性別差異(gender differences)的關鍵驅動因素,寫下首次女性獨得經濟學獎的紀錄。

戈丁致力於探究勞動市場存在巨大的性別差距,包含勞動參與率、所得差異等,她分析逾200年來的數據,研究結果表明,性別薪資不均與其說是對女性的歧視,不如說是反映工作彈性,以及平衡事業與家庭的高昂成本。

戈丁認為,如果一個人有小孩或是其他家庭責任,即便他(她)可能有工作,也須在家待命,而在家待命的人將被迫選擇更有彈性、對工作要求更低的職位,因此薪資往往較低;女性通常是在家待命的人,換言之,性別不均的另一面是夫妻不均。

攤開台灣勞動市場現況,性別差距議題相當嚴峻,除了女性背負較大的家庭照護責任,使得勞參率受結婚生子影響甚鉅,且職場環境對二度就業接受度不高,導致女性離開職場後,幾乎一去不回頭。

女性扛起照顧家庭重任 成勞動力失落一角

「女性勞參率確實因為婚育過程而下降」,國發會官員直言,台灣在25至39歲的勞參率,其實比日本、韓國、美國等主要國家還要高,只是先後受到照顧小孩、照顧老人等因素影響,陸續退離職場。

觀察2021年主要國家勞動力參與率,會發現台灣在25至39歲的年齡層間,勞參率都在8成以上的高水準,尤其在25至29歲階段,女性離開校園後,幾乎都投入職場,勞參率高達89.9%、直逼9成。

對照其他國家同年齡層的女性勞參率,韓國、日本、美國女性均是25至29歲勞參率最高,分別為75.5%、86.9%、76.8%,仍不及台灣,但隨著年紀漸長,情況慢慢翻轉,台灣女性勞參率逐漸跌破8成、7成,到了55至59歲,更只剩下45.4%,遠遠不及美國、韓國的6成多,以及日本的7成多。

主計總處進一步調查女性退離職場、成為非勞動力的原因,結果顯示,關鍵是「做家事」以及「照顧家人」的比率,女性都大幅高於男性;凸顯即便女性投入職場相當普遍,「主內」的責任還是多落在女性頭上,甚至權衡之下,做出退離職場的選擇。

以2022年數據來看,女性為了照顧老人、小孩等因素而退出勞動市場的人數高達33萬人,其中有22萬人是為了照顧家中未滿12歲的子女;相比之下,男性為了照顧家中子女而退離職場的人數僅2000多人,差距懸殊。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