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議題台灣正上演 33萬女性照顧家人退離職場

2023-10-22 10:29
以2022年數據來看,台灣女性為了照顧老人、小孩等因素而退出勞動市場的人數高達33萬人。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以2022年數據來看,台灣女性為了照顧老人、小孩等因素而退出勞動市場的人數高達33萬人。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戈丁對勞動市場性別差距提出深刻見解,拿下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勞動市場性別差距不只美國,台灣也是現在進行式,去年就有33萬婦女為了照顧家人而退離職場,顯見「結婚生子」確實是女性的重大轉折。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戈丁(Claudia Goldin),表揚她揭開勞動市場性別差異(gender differences)的關鍵驅動因素,寫下首次女性獨得經濟學獎的紀錄。

戈丁致力於探究勞動市場存在巨大的性別差距,包含勞動參與率、所得差異等,她分析逾200年來的數據,研究結果表明,性別薪資不均與其說是對女性的歧視,不如說是反映工作彈性,以及平衡事業與家庭的高昂成本。

戈丁認為,如果一個人有小孩或是其他家庭責任,即便他(她)可能有工作,也須在家待命,而在家待命的人將被迫選擇更有彈性、對工作要求更低的職位,因此薪資往往較低;女性通常是在家待命的人,換言之,性別不均的另一面是夫妻不均。

攤開台灣勞動市場現況,性別差距議題相當嚴峻,除了女性背負較大的家庭照護責任,使得勞參率受結婚生子影響甚鉅,且職場環境對二度就業接受度不高,導致女性離開職場後,幾乎一去不回頭。

女性扛起照顧家庭重任 成勞動力失落一角

「女性勞參率確實因為婚育過程而下降」,國發會官員直言,台灣在25至39歲的勞參率,其實比日本、韓國、美國等主要國家還要高,只是先後受到照顧小孩、照顧老人等因素影響,陸續退離職場。

觀察2021年主要國家勞動力參與率,會發現台灣在25至39歲的年齡層間,勞參率都在8成以上的高水準,尤其在25至29歲階段,女性離開校園後,幾乎都投入職場,勞參率高達89.9%、直逼9成。

對照其他國家同年齡層的女性勞參率,韓國、日本、美國女性均是25至29歲勞參率最高,分別為75.5%、86.9%、76.8%,仍不及台灣,但隨著年紀漸長,情況慢慢翻轉,台灣女性勞參率逐漸跌破8成、7成,到了55至59歲,更只剩下45.4%,遠遠不及美國、韓國的6成多,以及日本的7成多。

主計總處進一步調查女性退離職場、成為非勞動力的原因,結果顯示,關鍵是「做家事」以及「照顧家人」的比率,女性都大幅高於男性;凸顯即便女性投入職場相當普遍,「主內」的責任還是多落在女性頭上,甚至權衡之下,做出退離職場的選擇。

以2022年數據來看,女性為了照顧老人、小孩等因素而退出勞動市場的人數高達33萬人,其中有22萬人是為了照顧家中未滿12歲的子女;相比之下,男性為了照顧家中子女而退離職場的人數僅2000多人,差距懸殊。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自2015年調查以來,女性因照顧家人而退離職場的比率已經從22.4%降至2022年的15.9%,呈現向下走的趨勢,推測原因除了政府持續推出相關政策提供支持,少子化可能也是因素之一。 (相關報導: 蔡英文心心念念的卸任遺產?師生憂政治力介入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難產 更多文章

女性勞參率溜滑梯下挫 扭轉趨勢有賴政策支持

台灣人口結構受到少子化、高齡化夾擊,政府為了補足未來勞動人力缺口,將衝高勞參率列為重要施政方向,提升女性勞參率是其中一環。不過國發會官員指出,生育率、勞參率會不會互斥,要看政策與職場環境有無提供足夠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雲林社區好物快閃遠東 SOGO 台北復興店!
丁強獲金鐘特別貢獻獎!年前逝世享壽87歲,遺孀李璇曝不辦告別式原因
檳榔丟進茶葉蛋鍋!屁孩被爆料竟嗆:有吃到是不是?超商硬起來了「會採取法律行動」
人道救援來了!拉法口岸開放,首批救援物資進入加薩走廊
同樣農耕,為何中國自古缺馬,歐洲卻以騎士聞名?專家揭歷史課本沒說的3大原因
馬克宏出訪中東「內外煎熬」 憂以巴衝突分裂法國
台灣2100萬用戶注意!LINE宣布「一功能」將消失
該如何應付討人厭的同事?5個手段輕鬆搞定職場小人!上班不再被他們弄到心情不好
帶12歲龍鳳胎去員旅!一家四口「想坐一起」選遊覽車最後一排遇死劫 爸殯儀館「蹲地淚別妻兒」全場鼻酸
美國防部發布最新「中國軍力報告」 分析6因素恐導致台海戰爭
桃園競總成立!侯友宜大打國安危機牌 :不能讓台獨工作者當總統
外媒報導稱「台灣健保正在崩潰」 北榮抗議:與原訪談差異甚大
氣象預報》今低溫僅18.9度!未來一周天氣曝光,這天變天全台有雨
狂吃青菜排便還是不順怎麼辦?醫曝吃這1類食物更能補充纖維質!多數人都吃錯了
北市信義區人倫悲劇!母殺2歲幼女自戕…留遺書疑「久病不想拖累」 丈夫回家見妻女倒血泊
為何投資賺的錢,課稅稅率比工作賺的錢還低?學者點出殘酷現實:你不得不上班
天然氣、電信纜線疑遭人為破壞 中國貨櫃船成芬蘭調查目標
為何韓劇台詞髒話連篇,日本人幾乎不罵人?心理師道出背後原因:越熟講越多
藍白合黨中央、侯友宜競辦看法不一 黃暐瀚:朱立倫在「戒急用忍」
批柯文哲腳踏三條船 林郁方曝藍白合困境:國民黨不太信任他
只拿到6成韓粉支持?媒體人建議侯友宜拉抬聲勢先做這件事
蔡英文心心念念的卸任遺產?師生憂政治力介入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難產
把泡好的茶包、咖啡包從杯子取出,怎麼做才不會滴水?日本人教1招防漏小撇步,盛湯也適用
美國迎罷工潮、債務赤字 陳鳳馨示警「繫好安全帶」:複合式風險難估算
外資賣掉台積電後買了什麼股票?操盤手共同選擇:這家關鍵供應商
一個小動作,未來退休可望每月多領1萬元!勞退自提有什麼好處?專家算給你看
許劍虹觀點:中美合作80年─緬懷中華民國空軍的「紅色中隊」
房屋稅怎麼計算?專家:屋齡越新評定現值就越高,新成屋小套房往往高於老公寓
孔令信觀點:以巴戰事觀察─中國在中東影響力水漲船高
張宮熊觀點:以巴戰火再起─逢七必變與政治經濟循環
謝錦芳專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楊岡儒觀點:評林杏兒當選無效案—檢方遲誤上訴?
張棋龍觀點:「恢復特偵組」真的合適嗎?法界這樣看
許詠翔觀點:民調失準?非也,失準的是普選投票
觀點投書:外籍移工,大缺工時代、不可能實現的唯一解?
觀點投書:以巴衝突是戰爭還是屠殺?
王正方專文:鵝湖山下─練新兵帶認字
觀點投書:侯柯之爭訴諸民意或天意?建議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
觀點投書:政治最不該觸碰的生命
快時尚的警鐘已經敲響,地球暖化成衣也有:《穿過了》選摘(1)
網紅嘆「罵民進黨會被抄家」又遭出征 王婉諭聲援:綠營摧毀理性討論空間
為侯友宜站台 韓國瑜講「收屍的故事」:大家要做出最重要的決定
台灣大日月潭花火音樂會融入AI 480秒煙火閃耀夜空 引爆萬人參加 林之晨AI分身主持 郭婞淳AI擬聲共演 「台式應援」響徹湖畔
柯文哲推內閣制 賴清德批:為了選舉而提,不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
響應「國際維修日」 北市動質處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 深入社區
金鐘58》《人選之人》奪迷你劇集獎!賴佩霞飛奔232公里「悄現身台下」錯失大獎
「原鄉小農到你家」原民會10/21-22永續登場華山
112全國運動會臺南魔幻開幕!穿梭400年、航向全世界
磚屬於你樂遊綠生活花現青銀活力 多元行銷磚窯文化遊程
多元、微創商家齊聚藍晒圖 雲嘉南「好時光靚市集」熱鬧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