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幫助弱勢就不能盈利?臺大EMBA用社會創新打破刻板印象,找出「做好事的商機」!

2018-09-10 09:41

? 人氣

(圖片來源:臺大EMBA提供)

(圖片來源:臺大EMBA提供)

臺大EMBA聚集全台的企業菁英,近幾年積極倡導「社會創新」的概念,秉持著「存好心、做好事、賺大錢」的理念,串聯手中有資源的推手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

「村里平安箱」幫助條件以「邊緣戶」為主,因為身分條件不符,無法經正常程序接受政府補助的弱勢家庭,他們不是中低收入戶,日子卻過得比中低收入戶還苦。全球定位公司總經理林攸信因緣際會下,透過基層里長看見邊緣戶的辛酸,便從自己合作的企業開始,結合民間商界初二、十六拜拜的習俗,推出「村里平安箱」,以每個平安箱500元的價格,透過大量採購、降低成本,將企業每月兩次例行拜拜的貢品改成實用的日常必需品,透過鄰近里長送給里內邊緣戶,幫助弱勢家庭度過難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林攸信不僅結合當地的祭祀需求,更透過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以系統化的管理模式對弱勢家庭主動提供物資上的協助,讓更多弱勢家庭受惠,這樣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便是林攸信將他在臺大EMBA進修時所學到的「社會創新」理念實踐在自己的企業創新。

社會創新最好的模式是能主動的解決社會問題,而且要能延續下去主動持續解決社會問題,是社會創新最好模式

在政府推動下,企業社會責任(CSR)大家都熟悉,但是理解「社會創新」的意義卻很少見。傳統企業社會責任(CSR)認為,以贊助方式回饋社會,或是舉辦與文化相關的活動與展覽等,去實踐CSR的理念。而社會創新則是「一個解決社會問題的新方案,它比現有的解決方法更有效果、效率及永續性,不只追求個人利益,而是為了整體社會創造價值。」

臺大EMBA執行長謝明慧指出,對社會企業來說,受限於大眾的刻板印象,它們似乎不能追求盈利,否則就是營私?但是當這些社會企業被要求要幫助弱勢,卻很可能連自己的經營存活都是問題。

(圖片來源:臺大EMBA提供)
(圖片來源:臺大EMBA提供)

簡單來說,「如果一隻原子筆賣20塊,提供部份收益捐助給慈善單位,幫助弱勢團體,也是做好事的方式之一,但是不可能讓人每天都買,該怎麼辦?」因此必須導入商業模式的概念,這才是協助慈善單位能夠持續下去的關鍵。企業要有永續(sustainable)經營的能力,社會企業不同於捐款,互利雙贏才是企業長遠的生存之道。

讓有資源的學生理解企業經營,並與社會創造價值產生連結

臺大EMBA從2015年開設「創業實踐」課程,邀請臺大EMBA歷屆實際上有創業、投資或從事社會企業的業師,讓學生組織創業團隊、提出創新商業模式,並一步一步調整實踐。除了林攸信推出的「村里平安箱」外,每年都有團隊將「社會創新」列為核心概念,包括新竹「小村子」即是透過社群的力量協助解決媽媽們在養育小孩過程裡的無助,並結合商業管理所學到的數據搜集、社群連結,還能活化在地資源;也有團隊運用商業模式,從技術系統整合、農藥分配與農會間的溝通等,有效管理農民噴灑農藥的安全問題。

(圖片來源:臺大EMBA提供)
(圖片來源:臺大EMBA提供)

企業究竟能為社會創造什麼價值?社會創新是全球一流商學院關心的課題。台灣6.0希望工程執行長沈芯菱在臺大EMBA今年畢業典禮中重新定義EMBA:Empathy同理力、Mission使命力、Benefit共益力以及Action行動力。呼應臺大EMBA成立22年以來,秉持教育卓越、學術卓著、社會關懷的三大主軸,積極培育擁有管理專業、資源、體力與熱情的企業主與高階主管,俱備服務與利它精神的責任與使命。

高階管理階層透過EMBA教育進修,在接受商業管理職能的訓練,同時思考如何兼顧企業對股東價值的追求與社會價值的責任,成為以商業模式來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讓做好事也能追求獲利商機,邁向永續經營。

 2018臺大EMBA 108級 招生中

報名日期:2018/9/10(一) ~ 10/3(三)

洽詢專線:(02)3366-1010

更多詳情請點此或搜尋 https://management.ntu.edu.tw/EMBA

(圖片來源:臺大EMBA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麗紅 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