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台灣共和國?拿掉標籤「觀察他從哪裡來」《當代小島人》要聽見人們心聲

2018-09-09 20:40

? 人氣

以「參與式」諧音命名的「三語事劇場」演出,主持人引導觀眾分享經驗。(資料照,三語事劇場提供)

以「參與式」諧音命名的「三語事劇場」演出,主持人引導觀眾分享經驗。(資料照,三語事劇場提供)

「你心中的台灣是什麼?是中華民國嗎?不是的話,那是台灣共和國嗎?」談論起最新作品《當代小島人》,「三語事劇場」團長黃有事語重心長地說,希望透過這個演出,讓大家先看看這個島上還有什麼人、他從哪裡來,之後理解、同理他人,進而對台灣的未來有更前衛的想像,「我就是挑在選舉前做這個演出,因為就算在選舉前,人民的聲音也不會被聽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參與式劇場(Playback Theatre),又稱一人一劇場,是一種沒有劇本的表演形式;透過觀眾分享自身的故事、生命經驗,再由演員即興演出,形成每次演出都不一樣、連演員也無法預期會發生什麼化學作用的特殊型態。

以參與式諧音命名的三語事劇場,在今年度推出《聽見台灣》三部曲,首先在二二八期間演出《恐懼紀念日》、再於鄭南榕紀念館演出《剩下就是我們的事了》,而在10月,三語事劇場將帶來最後一部的《當代小島人》。

原想演當代「台灣人」「小島人」對台灣有更前衛想像

對於《當代小島人》,黃有事談到,原本想做的是《當代台灣人》,但後來其他做劇場的朋友反問他:「能不能明確告訴我,台灣人是什麼?如果又是以漢人為主體的思維,那沒什麼意思。」這個反問,也讓黃有事思索起更多的可能性。

最後定案「小島人」,黃有事說,是希望對台灣的未來有更前衛的想像,「如果說統獨是假議題,我們就不會一直卡在這裡了」,他認為,如果一直卡著,沒有人敢去想像統或獨之後的事情,台灣就沒有未來的空間。

20160117_「三語事劇場」團長黃有事。(翻攝黃有事臉書)
「三語事劇場」團長黃有事。(資料照,翻攝黃有事臉書)

「觀察他從哪裡來」 才能同理他人

至於「當代」,黃有事解釋,想講的是在這個當下,台灣這個地方居民的故事,希望聊的是時代變遷,這跟自我認同有關,所謂社會的自我認同本來就是集體的想像,「不是血緣或科學上的,是你對這個標籤的認同」,《當代小島人》不是希望拿掉標籤,是希望看到標籤後的人。

因此黃有事說,在想像未來時,要先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就是想讓人看這個島上還有什麼人,不是急著去看那些標籤,是觀察他從哪裡來、他生長的時代是什麼時候、他小時候是怎麼活過來的,當人看到這些之後,就不會覺得別人很奇怪,也才能同理他人。

「愛拚才會贏」 照顧懷著「台灣夢」的外籍幫傭

黃有事接著談到,像有些朋友家中有請外籍幫傭,他在跟這些外傭相處時,即便無法溝通,仍感受到自己跟他們都有著「愛拚才會贏」的共同價值,「感覺他們應該是比我緊張吧,你不敢講一個地方的語言,但還是敢來這裡闖蕩」,這讓他思索,能不能照顧這些來到島嶼、懷著台灣夢的人?而我們小時候是不是也是曾抱持著台灣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