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魯蛇又怎樣?沒有劇本的劇團 卻演活人生最真實傷痛

2017-10-24 08:31

? 人氣

對於失敗、挫敗,我們會有何想像?透過觀眾口述,演員即時呈現,三語事劇場將演出一幕幕最貼近觀眾的人生無奈。(三語事劇場提供)

對於失敗、挫敗,我們會有何想像?透過觀眾口述,演員即時呈現,三語事劇場將演出一幕幕最貼近觀眾的人生無奈。(三語事劇場提供)

「身為一個100公尺要跑20秒的男生,我從小學就知道,自己是追不到女生的。」「當我遇到已經找到好歸宿、好工作的前女友,卻發現自己除了口中的夢想,什麼也拿不出來。」「在小孩出生後,我才知道優雅的媽媽只存在於想像,有一天我甚至哭著對孩子說,當媽媽真的好難。」「因為厭倦框架,我辭掉了工作,最後卻發現在社會的眼光下,我還是要不斷假裝『我是排班的所以今天放假』、『我今天剛好補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魯蛇」一詞,源自於英文「loser」的諧音,指的是失敗者、輸家。然而對於失敗,我們又有何想像?是一直減不下來的肥肉、刪也刪不完的代辦事項、一段失敗的戀情、對愛人期盼的辜負、與親人的生離死別,或者是面對不公不義卻選擇噤聲的挫敗感?

這些面貌,「或許」將在三語事劇場的《魯蛇群像》劇中一一呈現。為何說是或許?因為這一齣劇,演得並不是任何事先安排好的劇碼,而是透過觀眾分享曾遭遇過的挫敗經驗,再由演員即時演出呈現;也就是說,這齣「戲」中的挫敗,不是來自於任何一位假想人物、不會有遙遠的故事原型,而是直接敲上觀眾心門,講的正是你我當下傾訴的記憶。

察覺「世代對成功的焦慮」 三語事劇場呈現無奈眾生相

談到一開始為何會想以魯蛇作為主題,三語事劇場團長「黃有事」解釋,是他們察覺到了「這個世代存在對於成功的焦慮」,或許是因為教育的影響,人們對於成功的想像非常侷限,而反觀回來,失敗則有許多不同的樣貌。在這個以「失敗」為主軸的劇場中,不是要告訴大家什麼是魯蛇,「而是讓觀眾來說他的失敗是什麼」。透過觀眾的故事來看,這真的是個人的失敗嗎?還是其實是環境、世代的失敗?

2017-10-23-三語事劇場《魯蛇群像》演出02。(三語事劇場提供)
在這個劇場中,不是要告訴大家什麼是魯蛇,「而是讓觀眾來說他的失敗是什麼」。(三語事劇場提供)

黃有事提到,當年高中跟同學討論時,覺得台灣還沒輸韓國這麼多,當時大家在討論未來、10年後的世界時還是很有雄心壯志,「想像的是我會有多成功而已」,想像30歲的自己,雖然不一定很成功,但可能創業小有成績,或在某個領域已經有一定地位。

但當歲月的腳步終於踏上30歲這個里程碑時,黃有事回頭一望,卻發現大家現在的夢都變得很小。現在台灣已經不會再跟韓國比較了,在以前的時代,台灣還有很多偶像劇,但如今台灣影視、娛樂產業整個萎縮,韓國則是全面崛起,像是江南style紅到美國,其他娛樂產業也都風靡全世界。

首爾江南區的三星城。(取自維基百科,Oskar Alexanderson攝/CC BY2.0)
如今台灣娛樂產業萎縮,韓國則是全面崛起,娛樂產業風靡全世界。圖為韓國首爾市容。(資料照,Oskar Alexanderson@Wikipedia/CC BY-2.0)

談大環境的無力是更無力的,面對這樣的無力要如何自處?黃有事認為,或許可以透過這個劇場,藉由每個觀眾人生的故事,來看看每個階層失敗的經驗。要說這是取暖?他點點頭,「也可以算是啦。」

編劇班出身不寫劇本 黃有事要「把話語權還給觀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