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台灣青年買房的夢有多遠?這些數據讓人喘不過氣

2017-10-24 07:20
在台北買房,簡直比「阿婆生孩子」還要來得更拚。(圖/蘇義傑攝,遠見雜誌提供)
在台北買房,簡直比「阿婆生孩子」還要來得更拚。(圖/蘇義傑攝,遠見雜誌提供)

中共十九大在日前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達三個半小時的開幕演講,共贏得71次的掌聲,堪稱史無前例。其中,時間最長、贏得如雷掌聲的竟是這句話:「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這句看似平淡無奇,甚至是「常識」的話,卻贏得大家共鳴,顯見居住問題,是習近平2020小康社會的最大阻礙,買房也成了大陸年輕人不敢作的「中國夢」。

豈止是大陸年輕人。鏡頭拉回台灣,台灣青年買房的「台灣夢」,同樣難以實現。

早期,問老一輩:房子是用來住的嗎?不用考慮,當然是用來住的。但近十幾年來,台灣都會區多數房子不是用來住的,是用來投資炒作丶關蚊子的,導致房價不斷飆漲。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所發布的房價所得比顯示,今年第二季竟高達9.46倍,是近15年來最沉重的一季,此外,貸款負擔佔薪資比重,更是直逼四成,達38.9%,等同年輕人即便湊的出頭期款,未來恐怕也會淪為屋奴。

如果是台北市,其房屋所得比更飆升至15.64倍、貸款負擔率約64.2%,可見在台北買房,簡直比「阿婆生孩子」還要來得更拚。

不僅如此,若扣掉公設比,以實坪計算,台北的房屋所得比,將高達27.4倍,等同不吃不喝27年,才摸得到人生第一棟房,買房困難度,還高於日本東京!

從以上數據可見,在全台建商房仲都喊冷丶喊價跌丶喊政府救命的時刻,年輕人的買房夢仍然遙不可及。

上一代將存錢買房當作目標,這一代卻要面對房價被炒成天價的噩夢,談到買房,想都不敢想!

一名30歲的台北上班族阿青(化名),說到在台北買房,他滿臉困惑,甚至有「你怎麼會問我這樣的問題?」的疑問,因為買房根本不在他的人生規劃內,「我現在學貸都還沒繳完,房價又高成這樣,怎麼可能談買房?」他說。

其實,光是在台北租房子,他都認為有難度,因為台北租金高,且好房子難找,現在與朋友在台北古亭合租房子,才把租金壓下來,否則外面的套房,隨便一間都要上萬,租金都那麼高了,更遑論買房?

「現在很多人因為房子的關係,都不敢結婚,因為壓力實在太大,」也是台北上班族的阿惠(化名)指出,她的朋友近期與男友鬧分手,因為男方堅持買房後才肯結婚,女生到了適婚年齡,急著想結婚,雙方談不攏的情況下,很可能感情告吹。

她也以自己的姐姐為例,姊姊與姊夫在內湖買了間套房,每個月的房貸就要四萬塊,即便夫妻倆薪水都有五萬元以上,在台北已算是不錯的薪資,房貸還是佔了四成收入,加上還有小孩要養,生活開銷都抓得很緊。

為了省錢,夫妻兩早上起床上班前,會先從內湖開車到蘆洲,把孩子交給父母照顧,姊姊再搭捷運上班,姊夫再開車回內湖,改騎摩托車上班,等於一大清早夫妻倆就要起床。

姊姊下班到娘家接小孩,會先吃完晚餐再走,省保母費也省下餐費,「如果沒有父母幫忙,要在台北買房真的很難。」

其實,說到買房,阿惠自己也不敢想,已結婚的她,幸好老公家裡在蘆洲有多出一間兩房的舊屋,讓夫妻兩可以住,否則現在很可能也要為了買房或租房省吃儉用。

她說,現在年輕人的結婚壓力真的很大,沒有房子的年輕夫妻,要有個家安定下來,幾乎不可能,即便頭期款有父母幫忙出,後續的房貸壓力一樣沉重,「很多朋友想到都不敢生小孩,也不敢結婚!」

老一輩都有刻板印象,年輕人都不好好存錢,錢都拿來吃喝玩樂,然而,房價所得比如此之高,誰又能懂年輕人不吃不喝,將近30年都買不起房的無奈呢?

過去,房子確實是用來住的,現在真的是用來炒的。 (相關報導: 台灣土地快被自己人玩死了啦!縣市搶蓋天空之橋賺暴利,山崩家毀有誰敢出來面對? 更多文章

文 / 陳承璋、攝影 / 蘇義傑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遠見雜誌(原標題:年輕人難以實現的「台灣夢」)責任編輯/蔡昀暻

更多文章
白色恐怖再起?阿根廷28歲原住民人權鬥士遺體尋獲
在陌生人面前揭開心中傷疤 失敗者:當下像在認錯 結束後卻覺得安慰
是魯蛇又怎樣?沒有劇本的劇團 卻演活人生最真實傷痛
「一父一母」孩子才能健全成長?澳洲最新研究:同志家庭的孩子跟異性戀家庭的孩子一樣優秀!
離婚的期望值
天才物理學家霍金成名作你看了嗎?《宇宙膨脹的屬性》開放全文下載 朝聖人潮太多網站癱瘓
徐丞志觀點:高教「有將無兵」,沒人念博士怎麼拚排名?
杜宇觀點:香蕉價崩,北農、台農發到底在幹嘛?
王宏恩觀點:中國民眾怎麼看待統獨與兩岸關係?
朱淑娟專欄:誰說開徵空汙費就一定要漲電價?
蕭富庭觀點:租約明定不准遷入戶籍可以嗎?給房東房客上一堂消保法
為何德國幼稚園都有沙發區?追求「按表操課」的台灣教育,永遠不懂這設置多重要啊
觀點投書:不正經的政府VS.不正常的國家
閻紀宇專欄:表面光鮮亮麗的島國,粉身碎骨的女記者,一葉落而知秋
觀點投書:不是要嚇你,習近平確是全世界權力最大的人
筆震觀點:日本大選政治漣漪對台灣的波動
觀點投書:立法院初步修法取消導遊及領隊考試國考地位
觀點投書:願天下有情關終得眷顧
新世界的新遊戲規則:《指數型組織》選摘(1)
「吃番薯、住磚房、穿麵粉袋內褲」 賴清德參觀國家影像特展話當年
張忠謀:未來10年 半導體成長率高過全球GDP 台積電成長高於業界平均
參選北市長「沒有這回事」 朱立倫:未來會繼續幫柯文哲加油
乾眼症與精神的折磨戰 9成1上班族處於高壓狀態
景氣回春?9月失業率3.77% 創17年同期新低
新北藥師佛文化節 千僧供佛為台灣祈福
集訓高角度救援「繩」技 新北消防赴海外學習
驚險瞬間!澳洲少女遭4公尺大白鯊攻擊 哥哥英勇救人撿回一命
習近平的治國招牌:反腐》範圍有多廣?目標是什麼?
避免論文造假 科技部要求科研計畫申請者須上學術倫理課程
河川地可以100%容積移轉,柯文哲:怎麼會河裡的價格跟河岸一樣
首家在中國擁有全資生產基地的外國汽車廠:特斯拉!
舉重女將郭婞淳全運會破紀錄,勇奪金牌
選議會、派警察、監控媒體:收回加泰自治權,西班牙的計畫是...
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心肌梗塞猝逝 享年54歲
中共十九大》中國開打「環保攻堅戰」! 污染官員終身追究、企業違規零容忍
揍到嘔出血塊、再壓著頭叫他「吃掉」…白色恐怖受難者訴說50年前台灣最黑暗一頁
F-22最強敵手?Su-57買家嫌貨差,印度撂話:匿蹤未達F-35水準
全國教育首創 桃園市自主學習3.0實驗室揭牌
108歲人瑞透漏長壽秘訣「要活就要動」
橋梁塗裝維護 台中東豐及潭雅神自行車道24日起部分封閉
周三宣布參選嘉義縣長 翁章梁秀合影:賴清德、蘇嘉全都祝福我
苗縣府推「一日遊輕旅行」 體驗慢城風光
安倍包圍網・突破!自民黨在眾院單獨過半,安倍晉三繼續執政、修憲幾成定局
歐洲獨立風潮》義大利兩大區爭更多自治權 逾9成民眾投下贊成票
陳奎儒110跨欄13秒68破紀錄 全運會3連霸
參觀產博會 微風董座:將來有機會投資基隆
搶救全台上千顆老樹 楊甘陵樹木醫資料展開幕
民進黨宜蘭縣長選舉遇強勁對手,府院黨擬規畫陳金德「先代理後參選」
新鮮人起薪近28K創7年來新高 最吃香的科系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