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光觀點:走走停停的貨幣政策,易落入停滯性通膨的陷阱

2023-02-10 07:10

? 人氣

圖為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台灣時間2022年12月15日清晨美國聯準會宣布FOMC決議,從之前每次升息0.75%(3碼),改為升0.5%(2碼),聯邦資金目標利率達4.25至4.5%區間,並聲明將持續提高利率,緊縮貨幣政策的立場將維持一段時間。(圖/美聯社)

圖為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台灣時間2022年12月15日清晨美國聯準會宣布FOMC決議,從之前每次升息0.75%(3碼),改為升0.5%(2碼),聯邦資金目標利率達4.25至4.5%區間,並聲明將持續提高利率,緊縮貨幣政策的立場將維持一段時間。(圖/美聯社)

當前許多央行面對本國的通膨情勢以及其他國家的升息幅度,在貨幣緊縮路徑上,需要考量升息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將政策利率保持在高點或終點利率多長時間。央行決定貨幣緊縮要「多快、多高與多長」的取捨時,可從歷史經驗中尋求指引。

台灣時間2022年12月15日清晨美國聯準會宣布FOMC決議,從之前每次升息0.75%(3碼),改為升0.5%(2碼),聯邦資金目標利率達4.25至4.5%區間,並聲明將持續提高利率,緊縮貨幣政策的立場將維持一段時間。過去幾個月以來,金融市場在面臨聯準會快速升息的壓力之下,便一直在聯準會官員的演講或訪談中,尋找即將結束升息循環的蛛絲馬跡。市場人士認為聯準會的升息循環將很快結束甚或逆轉的理由,首先是美國通膨自2022年6月的高點9.1%,有逐月走緩跡象。其次,中國、歐盟與美國等經濟體、甚至新興市場,經濟走緩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多家國際機構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衰退的機率上升。然而,從這期間聯準會官員的演講與訪談,以及今年1月初所公布去年12月份FOMC會議紀錄所釋出的訊息,投資機構的期盼再次被澆一頭冷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美國聯準會內外的鷹、鴿兩派拉鋸中,鴿派擔心Fed升息過快,幅度太大,貨幣政策的延遲效果尚未完全發揮,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失業上升與經濟衰退。鷹派則認為,未有效壓制通膨前,若過早停止緊縮甚至降息,可能會讓通膨預期持續在高檔並變得根深柢固,重演1970年代通膨的政策錯誤,使美國經濟與民眾付出更慘重的代價。

央行的貨幣政策抉擇面臨困難的取捨

貨幣政策的抉擇常會面臨困難的取捨,尤其是緊縮貨幣政策涉及的利益糾葛與引來的各方干預,更遠甚於寬鬆貨幣政策。當前許多央行面對本國的通膨情勢以及其他國家的升息幅度,在貨幣緊縮路徑上,需要考量升息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將政策利率保持在高點或終點利率(Terminal Rate)多長時間。央行決定貨幣緊縮要「多快、多高與多長」的取捨時,我們可從歷史經驗去尋求指引。

在面對通膨節節上升時,央行貨幣緊縮政策應採取漸進式或先快後慢(Front-loading)式的升息模式?漸進式升息可避免經濟活動於短時間內急速調整而導致經濟衰退,同時使得貨幣政策對經濟活動與物價影響的延遲效果有較充分的時間顯現。然而,Cavallino等(2022)和BIS(2022)的實證分析,卻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先快後慢的升息還是漸進式的升息?

Cavallino等(2022)分析11個已開發經濟體在1970年至2020年間的資料發現,在面對大幅度並持續性的通膨衝擊,相較於漸進式升息,先快後慢式升息對於抑制通膨具有顯著效果,而且利率也得以更快回到之前的水準。作者指出,先快後慢式升息抑制通膨的機制是,可傳達央行穩定物價的承諾,有助抑制民眾通膨預期持續上升。只是,採此路徑仍需注意當民間及政府債務水準較高或市場流動性不佳時,對金融穩定的影響;同時,央行也會面臨對外溝通的挑戰,該項挑戰在貨幣緊縮終點不明確時將更為嚴峻。BIS(2022)的跨國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看法。該文檢視1985年至2018年間35個國家貨幣政策緊縮循環(連續3季政策利率上升)的追蹤資料,並定義在緊縮循環高峰後3年內,經濟進入衰退(連續2季GDP負成長),稱為硬著陸;若經濟未進入衰退,則為軟著陸。該文發現,應趁通膨仍不高的情況下及時介入,方能更迅速完成緊縮循環,並較能避免硬著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